國科會與內政部簽署「臺灣永續空間規劃」合作瞭解備忘錄(20240402)

by 朱 富國
59 觀看次數

撰稿 / 朱富國(科學推展中心主編)


 

國科會與內政部4月2日於科技大樓簽署「臺灣空間永續規劃」合作瞭解備忘錄,圖左起為國科會自然處郭俊志助理研究員、內政部國土署鄭鴻文幫工程司、內政部國土署蔡佾蒼科長、內政部國土署蘇崇哲組長、國科會自然處羅夢凡處長、內政部國土署徐燕興副署長、國科會自然處陳小玲副處長、國科會自然處防災科學與技術學門洪鴻智召集人、國科會自然處空間資訊科技學門韓仁毓召集人、國立成功大學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羅偉誠特聘教授。

國土永續規劃刻不容緩 國科會「科技力」強勢助攻

2024年4月3日,花蓮發生規模達7.2級、僅次於1999年921地震的強烈地震,相關災情也引發全球高度關注。此次強震,除了重新喚醒國人對於土地防災減災的強烈需求與危機意識,更凸顯出積極引進科學技術的創新應用研究,以加速推動環境敏感地區管理、國土災後復育、都市計畫乃至於國土空間永續發展規劃的迫切性。

巧合的是,就在花蓮強震發生的前一日,國科會與內政部正好完成「臺灣空間永續規劃」合作瞭解備忘錄(以下簡稱MOU)簽署儀式,希望能將國科會和學術界所積累的豐沛研究能量,與內政部國土空間管理的實務經驗進行整合,透過跨部會協力合作和資源串聯互享,共同推動臺灣國土的前瞻治理工作。

跨域合作,快馬加鞭

事實上,早在2023年5月一場國科會與內政部營建署(後更名國土管理署)的交流會議中,雙方就已有了「空間永續規劃」的合作意願,並確立了跨領域合作方向與議題。經過多次的合作研商討論,數月內便完成MOU簽署。國科會更預計於2024年5月提出首份「臺灣空間永續規劃先導研究報告」,再再顯示出國土永續規劃工作確實刻不容緩。

內政部表示,國土空間規劃相當仰賴各部會基礎圖資的蒐集與分析,與國科會合作既能促進各類圖資加值應用,並可運用國科會科研成果與客觀的科學分析專業,藉此強化國土空間規劃策略的科學論述和合理性。

國科會則認為,未來與內政部在MOU的架構下建立相關合作平台,將有助於推動前瞻科學研究成果往落地應用發展。更重要的是,國科會也期盼藉由此次合作,積極推動發展數位孿生和多元遙測技術,提升臺灣的空間規劃、城市發展策略與城鄉規劃能力。

永續之路,大步前行

此外,面對極端氣候與頻發天災,保障國民生命財產無疑是國土空間規劃的重中之重。因此,國科會計劃運用內政部各項國土空間規劃關鍵圖資,並透過示範地區的操作,構建災防科學應用於國土復育地區、功能分區劃設的具體架構與方法論,達成以「自然為本進行國土復育」和「提升強化社會韌性」的兩大目標。

城鄉發展、都市規劃、災害潛勢預測等面向,實際上並不足以完整描述國土空間永續規劃的樣貌。國科會未來也將持續深化整合土地利用資訊、都市微氣候變遷及海洋國土資源管理等8大領域調查研究,透過更加細緻的科學論述以建立國土功能分區劃設基準,滿足社會對於安全永續環境、產業發展等殷切需求。

資源與生態保育、國土空間規劃、前瞻治理工作並非單一部會即可完成的專屬任務,面對接踵而至的天災、人禍、甚至國際情勢等嚴峻挑戰與變局,本次的MOU簽署不啻為臺灣建立跨部會協力合作的絕佳典範。而有了「科技力」加持,相信臺灣在朝向具備韌性和永續發展的科技國家發展之路上,更能從容地大步前行。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