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颱風外圍環流籠罩下,國科會自然處2023新進人員聯合研討會於9月1日及2日在淡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召開。來自物理、化學、地球科學、數統等領域近150位研究人員,無懼外頭變化劇烈的天氣,經驗傳承、彼此交流,象徵且冀望著學術 …
今年(2023年)四⽉,東海大學化學系杜澄達助理教授帶領專題生團隊陳琦閔及陳佳欣同學於《綠色化學 Green Chemistry》發表研究成果,旨探討〈以三氯異氰脲酸作為氯化劑的無溶劑反應〉。降低溶劑使用量和提高原子經濟是實現綠色化學的有效方法,比如開發無溶劑反應或使用簡單過濾取代繁複的管柱層析來純化物質等。這篇研究使用了球磨機(ball-milling machine)的高速震盪原理,讓化學反應物和研磨球高速碰撞,並在無需溶劑的條件下,對不同吡唑類化合物進行室溫固相氯化反應。
人類與地球的永續發展,已經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重要議題。聯合國將2022至2023年訂為「基礎科學促進永續發展國際年(IYBSSD)」,而臺灣自2022年夏天起以「扎根科學,永續臺灣」為訴求,也進行了為期一年的「IYBSSD@TAIWAN」系列響應活動。這一連串活動同時號召了國內產官學界的科學教育單位、學校組織,於全臺各地一同推廣科學和傳承永續的概念,也累積不少值得回顧的成果。
『2023年臺灣太空國際年會』預定於10月30日至11月3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二館為期五天的盛會,令人期待的是,臺灣太空科學聯盟(TSU)也將帶領『衛星科學工作坊』(也稱為 TSU Satellite Science Workshop,縮寫為TSU-SSW)加入這場國際級的盛會。此次年會中將深入探討衛星入軌的先進技術、立方衛星的科技、通訊衛星的解決方案,以及新興太空科技和GNSS-RO/R相關科技等議題。
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是人工智慧的一個分支,透過演算法將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分類或預測訓練,建立”黑盒子”(black box)的輸入與輸出變數之間的關係,再以訓練出來的電腦模型對數據資料產生最佳預測。機器學習在科學上的應用相當廣泛,例如史上第一張由事件視界望遠鏡(EHT)所拍攝的M87黑洞影像,團隊後續利用機器學習的方法得到更詳細、塑形的影像結果。
走在臺大的校園,您一定會注意到一棟特別的建築,彷若浮起的立體方塊,就像被暗能量托起的暗物質。這是臺大的次震宇宙館,2017年年底完工,2018年便入圍了WAF世界建築獎,其最大的幕後推手是梁次震宇宙學與粒子天文物理中心創所主任陳丕燊教授。陳丕燊教授今年因早年在電漿尾隨場加速的開創性貢獻,榮獲2023年歐洲物理學會(EPS)電漿物理最高榮譽「Hannes Alfvén Prize (愛爾凡獎)」,七月將前往歐洲物理學會在法國舉辦的電漿物理年會領獎。
材料科學與人類文明發展密不可分,晶體材料的開發又與工業發展與新興技術息息相關。成功大學物理學系呂欽山教授目前亦兼任成大智慧半導體學院關鍵材料學程主任,長期致力於臺灣晶體材料之研究,現為「尖端晶體材料聯合實驗室」計畫成員之一的他,持續推動臺灣晶體材料的研發、加強人脈連結,期待能藉由平台提升臺灣材料的國際能見度,落實 Materials at Taiwan之願景。
ICMS 2023 will not only provide a platform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o meet in person again and to share state-of-the-art development in molecular simulations. We also hope it will facilitate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ons and promot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s through molecular simulations.
在颱風外圍環流籠罩下,國科會自然處2023新進人員聯合研討會於9月1日及2日在淡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召開。來自物理、化學、地球科學、數統等領域近150位研究人員,無懼外頭變化劇烈的天氣,經驗傳承、彼此交流,象徵且冀望著學術 …
第十二屆X光科學暑期學校於2023/07/18~21,假南投日月潭教師會館舉辦,邀請量子材料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教授,分享包括:同步輻射X光的相關研究技術、利用同步輻射設施的研界成果及先進技術的研發。
採訪團隊踏入中央研究院的當日,經過黃色警示牌的實驗室,微光斜傾,儀器上懸浮著微妙霧氣,瀰漫著對於未知的嚮往,我們走進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玉如的辦公室,聽她娓娓道來關於生 …
走在臺大的校園,您一定會注意到一棟特別的建築,彷若浮起的立體方塊,就像被暗能量托起的暗物質。這是臺大的次震宇宙館,2017年年底完工,2018年便入圍了WAF世界建築獎,其最大的幕 …
材料科學與人類文明發展密不可分,晶體材料的開發又與工業發展與新興技術息息相關。成功大學物理學系呂欽山教授目前亦兼任成大智慧半導體學院關鍵材料學程主任,長期致力於臺灣晶體材料之研究, …
塊材鉛(bulk Pb)是一種傳統超導體,超導臨界溫度(Tc)約為7 K。傳統上,若超導材料鍍了一層超導溫度低的一般材料,金屬或半金屬,超導體表面的臨界溫度會降低,而一般材料在介觀 …
在空氣中翩翩起舞的微小的氣溶膠雖然微小,卻深深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全球氣候。研究它們的物化性質對於了解空氣品質、氣候變化和疾病傳播至關重要。中山大學化學系張元賓助理教研究團隊,近 …
在電影『明天過後』故事中,全球暖化快速導致大西洋經向翻轉環流(AMOC,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減弱,造成冰河時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