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資訊
Information
公告訊息
Notice
學術活動行事曆
Calendar
June, 2025
熱門標籤
HotTag
研討會訊息
Seminar News
科學人物
Scientist
-
【人物專訪32】保持謙虛,在數據與模擬之間,探尋氣候未來—專訪臺大大氣科學系黃彥婷副教授為什麼北極暖得快,南半球卻慢半拍?為什麼減少空污,升溫反而更急促?這些問題的答案,藏在大氣與海洋之間無聲的對話裡;以「謙虛」為師,透過模擬、觀測數據與理論方程式,黃彥婷教授將氣候變遷的訊息聽得更清楚,持續在研究中前進。地球科學
-
【人物專訪31】林學庸,走一條人煙稀少的路,看見與眾不同的風景2024年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的學者林學庸,目前服務於國立臺灣大學數學系,擔任副教授一職。小時候的林學庸,對自然科學特別感興趣,容易受到自然科學相關課外書所吸引,並在高中時,和同儕一同經歷準備物理奧林匹亞競賽的過程。對物理深感興趣的他,在準備的過程中,沉浸在學習物理的喜悅。數學
-
【人物專訪30】當個不接地氣的人—羅立的古海洋與古氣候研究之旅2024年對羅立來說是相當特殊的一年。這年3月,他的名字登載於世界頂尖科學期刊之一:《自然》(Nature),為其團隊參與國際海洋發現計畫(International Ocean Discovery Program)383號航次的研究成果,奠定了重大里程碑;同年8月,他的名字再度出現於113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獲獎名單,長期投入科學研究的努力,又一次獲得了肯定。地球科學
研究亮點
Research Highlights
-
【研究成果】有限可化約群表現理論的新突破 清大數學系潘戍衍教授以Lusztig分類證明Aubert-Michel-Rouquier關於Howe對應的猜想在數學裡,由有限多個元素組成的群稱為有限群,有限群的不可約表現理論在代數相關領域一直受到相當的重視,除了數論與自守型式(automorphic forms)的研究外,在其它自然科學如物理、化學等領域亦扮演重要角色。
-
【研究成果】寂靜星系:遙遠的小老頭 以及它早衰的秘密距今約 137 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原始氣體雲坍縮、形成恆星,結構演化至始星系誕生;尤其在最初的幾十億年是星系形成的黃金時期,當時星系積極地將氣體儲備轉化為新恆星。
-
【研究成果】提出優化p值合併法 為醫學與基因研究的統計工具加分「身體質量密度(BMI)與某種癌症病人的存活是否有相關性?」「這基因是否和某種疾病相關?」這些問題常利用虛無假設(null hypothesis)來做檢定,從p值決定這假設是否為真,一般p值小於或等於0.05稱為具統計顯著性,否定該虛無假設的命題。社會科學與生醫方面的研究常需統合各方研究資料,合併多來源的p值,來幫助研究者做最終的判斷
學術活動成果
Activity Resul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