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物專訪
Profile
-
物理【人物專訪34】追蹤轉瞬即逝的自由基,跨領域走出自己的路—專訪中研院原分所羅佩凌博士在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實驗室裡,一道不可見的光束閃過,捕捉那難以捉摸的自由基分子,在其稍縱即逝的瞬間,透過光譜記錄下其短暫存在的軌跡。物理背景出身的羅佩凌博士,現研究跨足化學與光電,並致力於...
-
化學【人物專訪33】以人為本,以微生物誘導沉澱技術打造安全建築—專訪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陳建易教授陳建易,任職與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專長為地質微生物、地球生物化學、仿生礦物、環境奈米等研究,學術論文屢見於國際期刊。
-
地球科學【專題企劃16】十五分鐘,找出地震破裂的真正核心—專訪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李憲忠研究員1999年親歷九二一地震震撼後,李憲忠投身地震研究,致力提升災害預警效率。他自建超級電腦,推動全球即時地震矩張量(GRMT)系統,能在15分鐘內掌握震源特徵,精準定位能量釋放點,助防災部署。
-
化學【專題企劃16】以超原子金屬簇,催化永續未來—專訪劉鎮維教授國立東華大學化學系劉鎮維教授主持的卓越領航計畫「含氫之雙金屬簇應用於永續能源之光(電)催化劑」已邁入第三年,曾於2017、2019年分別獲得侯金堆傑出榮譽獎與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的他,致力於金屬氫化物及超原子合金之研究,開發高效穩定的催化材料
-
數學【專題企劃16】計算自然平衡奧妙,解謎同步化現象的數學求真之路—專訪臺灣大學夏俊雄教授從宇宙星辰的運行到螢火蟲的同步閃爍,從鐘擺的共振到心臟的規律跳動,萬物之間似乎存在著一股耐人尋味的神秘秩序?這個被稱為「同步化」的普世現象,橫跨物理、生物到社會科學,卻讓從大學就篤定專研數學的夏俊雄教授一頭栽了進去,成為他近幾年的研究重點。
-
物理【專題企劃16】李瑞光量子噪音壓縮研究,讓走出太陽系之外成為可能2015年9月14日,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正式量測到重力波的日子;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則頒給「對雷射干涉重力波天文臺探測器及重力波探測的決定性貢獻」。致力於量子光學研究的李瑞光教授,在量子光學領域的傑出研究有目共睹,屢屢獲得國際上的肯定
Copyright © 2024 SPEC All Rights Reserved. TSG 網頁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