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泊,只為下次遠航:新海研1號首次國際航程紀實

by 朱 富國
708 觀看次數

撰稿 / 朱富國(科學推展中心主編)  攝影 / 李嘉偉(科學推展中心多媒體企劃經理)

新海研1號全體研究團隊與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中排著黑西裝者),以及臺大廖婉君副校長(林副主委右側)於船首留影。

2024年4月19日,高雄,天氣晴。

高雄港7號碼頭,停泊著剛從帛琉歸航進港的新海研1號,所有人員都忙著卸貨整備,燠熱難耐的甲板提示著海上生活的艱辛。「出海研究快30年,這是第一次去、回程天氣都很好的航程!」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詹森教授表示。南臺灣的陽光與藍天,正好為這次為期26天、總航程2,500浬、國造海洋研究船的首度國際遠航畫下完美句點。

關關難過關關過

詹教授是新海研1號首次國際遠航第一航次領隊,3月25日帶領著11位來自貴重儀器中心、海大、臺大、成大、中山的學生與工作人員自高雄港出發,4月5號抵達帛琉。經過近3天的整備與拜訪行程後,再由臺大海洋所楊穎堅教授擔任領隊,協同臺大海洋所張翠玉教授、中央大學大氣系張偉裕教授帶領另一批13位學生與工作人員於4月8日返航,4月19日抵達高雄港。

一切看似順利,其實出航前的籌備期卻有如經歷一場驚濤駭浪。儘管詹、楊兩位教授從2000年起就參加一系列臺、美合作研究計畫,對國際合作前置與後勤作業早已駕輕就熟,然而本次航程原計劃停靠關島和更換研究團隊,卻因為船員趕辦簽證等手續不及,在表定航期前一個月才決議改停靠帛琉,通常至少需耗時三個月的國際航程前置作業被迫壓縮在短短四週內完成。

「幸好大家抱持堅持完成的態度,還有去年勵進號在帛琉建立的關係,加上大使館、當地臺商的協助,才讓這次航程『關關難過關關過』!」詹教授指出。

為航向關島暖身

本航次是國科會補助之「航向藍海中程綱要計畫」、「黑潮與紊流交換實驗計畫」以及「西菲律賓海海床運動觀測計畫」,加上美國海軍研究處支助的美臺合作第一、二島鏈之間渦旋與紊流實驗(ARCTERX)的聯合航次,乘載著相當繁重的研究任務,任務特色就是磨合大氣與海洋協同觀測。

詹教授說明,本航次中研究人員在黑潮與北赤道洋流橫斷面,以及西北太平洋公海上一個直徑約220公里的反時針海洋渦旋裡,運用隨船鹽溫深儀、採水、都普勒流速剖面儀、電磁式流切及水文自主觀測浮標、水下滑翔觀測儀、表層流漂流浮標、漂流海氣象觀測儀,結合探空氣球、無線電探空儀、空氣品質監測盒、微降雨雷達、雷射雲冪儀等各式儀器,成功蒐集了大氣物理參數剖面、降雨、雲冪、海洋水文,以及洋流、螢光、光穿透度、溶氧、營養鹽、海洋微生物等諸多資料,最終完成海面向上15,000公尺、向下1,000公尺的海洋中尺度渦旋探測研究。

因此這次研究航程,不僅在大氣、海洋、生地化、地球物理等跨領域聯合探測,與共同使用研究船期資源、建立航次作業指引等面向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開啟了臺灣大氣海洋整合研究新篇章,同時也為明年前進關島,以及臺灣參與2026年美國海洋大氣總署發起的「太平洋赤道熱帶海洋蒸發降雨實驗計畫」跨國實驗進行暖身演練。

第二航次(帛琉-高雄)領隊、臺大海洋所楊穎堅教授為貴賓解說船長室儀器設備。

輪班工作無晝夜

研究船上的生活,顯然很難與悠閒劃上等號,而且探測工作通常不分晝夜,有時甚至要連續24小時以上不斷地放收儀器,研究人員分三班或兩班輪班都是常態。唯一參加往返航程的海大環態所印尼籍女研究生Sitorus Grace回憶,第一航次(高雄-帛琉)需要輪班放收許多儀器,真的非常疲累,第二航次(帛琉-高雄)以回收量測儀器為主,心情才比較輕鬆些。

詹教授指出,雖然兩航次的海況相對平穩,全程風速幾乎都在3-4級間,浪高也多小於2公尺,部分研究人員還是暈船2-3天,真的非常辛苦。所幸輪機跟探測設備都很正常,整體航程堪稱平順。

研究船上既搭載了大量各式儀器設備,為了盡可能提高空間使用效率和最佳的行進動線,人員活動空間難免就受到壓縮,不過船上還是貼心地為幾位女性學生或工作人員準備了獨立衛浴套房。只是船艙內四處瀰漫飄散的柴油與機油味,航行間工作人員還需要適應船體搖晃,同時經常需要在陡峭狹窄的樓梯和走道移動,這些對隨船人員而言都是相當嚴峻的身心挑戰。船上雖然配備衛星電話,也有網路可使用,但是頻寬流量有限加上連線不太穩定,多數人員出航後幾乎就與親友「失聯」,因此多數學生的共同心聲都是「很想念陸地」,看見陸地也特別興奮。

以美食撫慰身心

為了紓解學生和工作人員在船上生活的壓力與辛勞,除了看影片、聊天調劑心情以外,船上還有一種特殊的休閒活動—「彩繪保麗龍杯」。

楊教授拿著一大一小的保麗龍杯說明:「這些杯子是跟著設備放到三千公尺的深海中,跟著儀器一起打撈上岸時,就已經被深海水壓壓縮成這麼小一個,這也是證實課堂上老師教的科學知識。」事實上,兩位老師多年來每次航程幾乎都會舉辦壓杯彩繪活動,也從中發掘出不少天才藝術家,例如印尼籍研究生Grace初試啼聲就令人驚豔,鬼頭刀、魟魚、旗魚都畫得維妙維肖且用色相當大膽豐富。

「美食」則是另一帖撫慰身心的良方,幾乎每一位學生都對船上的伙食讚不絕口。詹老師認為,新海研1號的伙食絕對是一大亮點,大廚總是絞盡腦汁設計出多樣菜色,菜單也是中西合璧、千變萬化,從紅酒燉牛肉佐青花菜到榨菜肉絲麵配滷蛋、海帶、豆干,再搭配各式水果、點心,想盡辦法滿足每一個人的味蕾。若是長程航次,通常還會在週日午後舉辦烤肉大會慰勞大家。

右側保麗龍杯垂放至深海後,即被壓縮成右側迷你尺寸,彩繪「壓杯」是學生們在船上的重要娛樂。

震災後挺身而出

新海研1號抵達帛琉後,扣除短暫遊島休閒行程,還要添加油水與採買食物,船員們其實一樣不得閒。靠港期間,幾位教授曾與駐帛琉大使黎倩儀女士討論可與帛琉進行的合作項目,包括建立海洋觀測站和海洋資料中心,提供可靠客觀的海域數值模式以協助制訂災害預警、環境保護與資源管理等策略。此外,也可協助帛琉成為國際研究船補給站,帶動相關供應鏈和服務業發展,為當地經濟注入活力。

在帛琉更換研究團隊後,新海研1號即於4月8日踏上歸途。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行0403花蓮海域地震後震央附近海底地形變化的快速測量,研究團隊決定取消大部分的返航渦旋探測工作,改到花蓮海域進行多音束測深儀精細海底地形探測。詹教授語重心長地指出:「這是國家遭遇重大災害時,國家研究船隊應有的主動作為!」

冒險永無止境

4月19日新海研1號終於返抵高雄港,多年來鼎力支持國家研究船隊的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以及臺大廖婉君副校長特別登船探視並致贈加菜金慰勞研究團隊與船員。致詞時林副主委表示,海洋對於臺灣的影響力非常大,重要性絕對不輸給護國神山半導體業,面對日益複雜的海洋議題,又特別需要科學的跨域合作,但跨域需要「彼此欣賞」、「縮小缺點」和「放大優點」,這樣才能共同走出科學創新的道路。

此外,他以陸海空軍共用的航空母艦為喻,新海研1號就像「科學的航空母艦」,扮演海洋科學與生地化各學門跨域協同合作的基地角色;面對0403花蓮地震這類天然災害,新海研1號和其他研究船都自發性地去進行災害研究,顯然臺灣科學家們實際上一直都站在國家整體的觀點去進行跨域合作,相當值得肯定。

回首此次航程,詹教授認為最困難之處在於走出歷年研究船事故的陰影,勇敢航向帛琉。「我把每次出海當做是趟大海的冒險之旅,你永遠不知道海洋下一刻會用什麼面貌對你,尤其又有10年前海研五號沉沒的陰影揮之不去。但沒有冒險、沒有堅持就少有機會發掘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資料。」詹教授表示,當船停靠帛琉那一刻,心中巨石終於放下:「國造國家研究船終於出國了!」

臺大海洋所溫良碩副所長(前排左一)、中央大學大氣系張偉裕教授(前排左二)、臺大海洋所張翠玉教授(前排左三)、國科會林敏聰副主委(前排左四)、臺大廖婉君副校長(前排右四)、臺大理學院吳俊輝副院長(前排右三)、海大蔣國平教授(前排右二)、第二航次領隊楊穎堅教授(前排右一)、第一航次領隊詹森教授(後排右一)與新海研1號船員合影。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