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科技部學術攻頂計畫年度交流與研討會報導 (2022/3/25-26)

by Yang-Kuang Chao
1062 觀看次數

繼去年首次成功辦理學術攻頂計畫年度交流與研討會後,科技部持續強化國內的前瞻研究,以研發關鍵科學技術及建立人文社會典範為目標而努力。秉著去年會議成功的學術交流形式,今年再次於3月25日及26日兩天在臺中日月千禧酒店舉行攻頂計畫年會,並且擴大規模,邀請多位年輕學者與會觀摩;總計有近90位國內專家學者一同參與。

科技部吳政忠部長親臨會議致詞時,提到:「臺灣已不再是一個用OEM(代工生產)、ODM(代工設計)去創造價值的國家。」必須要透過眾人共同參與、跨領域合作,躋身國際學術頂尖之行列,而這其中「基礎科學就非常重要!」吳部長如此強調。而今年共14個來自「生命科學」、「數學及自然科學」、「工程及應用科學」及「社會科學」領域的學術攻頂計畫團隊參與年會,透過成果亮點分享,將國內學術能量向前推進,並活絡學術界彼此的交流合作。

探究生命的延續

以生命科學的角度出發,看時常困擾人類的疾病,這是不少傑出科學研究中,亟欲尋求解答的。此次會議首位分享的中研院原分所王玉麟特聘研究員,以「來自分子的聲音」形容「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光譜」在細菌學上的應用,藉以快速鑑別具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降低如敗血症等致命疾病發生的機率。此外,基因體研究中心的洪上程特聘研究員則聚焦細胞表面醣體的合成,其成果不僅能瞭解各種蛋白質與合成結構的相互作用,更有助於未來的疾病診斷及藥物開發等工作。

掀開蛋白質在人體當中的秘密,中研院生化所的陳瑞華特聘研究員,提到在蛋白質泛素化研究基礎上,進一步透過去泛素酶誘發抗腫瘤免疫反應。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北森武彥講座教授所參與的跨國學術研究團隊,在計畫期間成功建構基於微奈米流體之單細胞蛋白質體系統,這項技術對於癌症、免疫學等生物醫學研究來說頗為重要!

若進一步探究癌症的治療,中國醫藥大學的洪明奇校長所領導的團隊,針對乳腺癌進行實驗,開發以標靶治療對抗癌症之有效療法及藥物。此外,清華大學化工系的宋信文特聘講座教授提出由腸道淋巴傳送藥物至腦部的非侵入性口服給藥策略,這為治療癌症及因肥胖所引起的糖尿病提供了新方法。腦科學則是醫學研究的另一個重點,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的阮啟弘講座教授以「全息頻譜分析法」為基礎,透過圖像變換偵測腦部接收訊息之變化,持續釐清腦神經活動機制,為神經相關疾病提供更精確的治療建議。

自然科學的觀察與應用

從人類走向整個自然界,微觀到巨觀皆是科學家探討的範圍。清華大學物理系余怡德講座教授所專注研究的,乃透過精密的實驗控制,將糾纏態的光子運用於訊息傳送上,達到更有效的量子通訊。臺灣大學物理系侯維恕講座教授則期望透過「希格斯粒子」的後續探究,為粒子現象學找出新方向,創造物理學的新時代。另一方面,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的李遠鵬教授團隊就大氣化學與天文化學的關鍵分子研究,運用高解析度光譜技術,以期瞭解重要大氣與天文化學反應,繼而解析生命起源之問題。

而在技術應用上,臺灣科技大學化工系黃炳照講座教授便分享了電化學儲能系統相關研究,藉著控制不同電解質中金屬的溶解與沉積,以加強低成本、高性能金屬電池的開發,並朝永續能源的目標前進。臺灣大學化學系的周必泰教授更賦予了「能量間隔定律」新的解釋!透過分子組裝基礎改良,製造出亮度比以往更高的近紅外有機電致發光元件,在顯示器應用材料進展方面是很大的突破。

當科學與人文交會

科學與人文的交會,是攻頂計畫年會的重要元素之一。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的鍾孫霖特聘研究員,在疫情籠罩下仍持續以地球化學視角,經由印尼的蘇門答臘、緬甸再延伸到西藏,解析歐亞大陸之造山演化與板塊構造。同樣做跨地域觀察的是中研院院士、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朱雲漢教授所率領的計畫團隊,會中由團隊成員之一的張佑宗教授說明「亞洲民主動態調查」國家成員的拓展,以及搭配「全球民主動態調查」項目,測量人們對民主議題的公眾意見,並探究民主體制可能的危機所帶來之影響。

科學家的責任與傳承

首日會後的焦點座談上,科技部林敏聰政務次長談到了「科學家的責任」,除跨域溝通、尋求相互理解外,也要「儘量運用簡單的話語表達專業知識,讓人更容易瞭解。」朝頂尖邁進之餘,亦需向下紮根。座談當中,與會者就學術研究未來發展關鍵、國際能見度提升、乃至學術結構與文化的調整精進,皆做了一番積極的互動及討論。

各領域受邀的年輕學者,是此次會議的另一項特點,也象徵著向下傳承的主要力量。他們透過計畫團隊成果發表後廣泛的議題激盪,以及壁報交流中更深入地相關研究內容探討,不僅開展了新的跨領域合作機會,相信這些不同領域、不同世代的學者們齊聚一堂,更為臺灣的學術永續發展增添了不少動力!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