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學與永續研究發展簡訊 第34卷第2期

by Yang-Kuang Chao
549 觀看次數

 

專題企劃

高能物理實驗  與國際一同偵測質量起源
  ─ 臺灣偵測器聯合實驗室專訪與成果、活動報導   / 何郁庭、張鳳吟    P.15

百餘年來,物理學家探究基本粒子、乃至追尋充滿物質與能量的宇宙起源,皆不曾間斷!2012年,透過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實驗,被稱作「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問世,證實了物理學家長期以來對質量所建構的初步理論,讓這趟探尋之旅前進一大步。這漫長的旅程中,也有臺灣留下的腳步。不僅參與包括LHC的實驗運作,臺灣的學者們也致力於高能物理學的向下紮根,加強各項粒子探測設備的研發能力。從「臺灣高能物理聯合實驗室」再到「臺灣偵測器聯合實驗室」,他們除了推行國內相關組織的合作和資源共享,更期盼著持續接軌國際,追尋那萬物之源的夢想!


活動報導

2022卓越領航研究計畫年度交流研討會 /SPEC編輯部   P.1
臺灣海洋聯盟揭牌儀式 /SPEC編輯部   P.3
110年度奈米科技創新應用計畫研究成果交流會暨審查會議 /SPEC編輯部   P.5
2022台灣物理年會暨科技部計畫成果發表會 /SPEC物理組   P.7
物理生物與生物物理學者交流會暨學部成立大會 /SPEC物理組   P.8
2022高頻電磁研討會 /SPEC物理組   P.9
110學年度全國高中地球科學教師研習─「地科廣角鏡」活動 /SPEC地科組   P.10
臺灣防災與永續社會之科普講堂 /SPEC地科組   P.12
科學推展中心地科組2022TGA參展活動 /SPEC地科組   P.14


領域研究─人物專訪

數學是種直覺!?林太家教授談數學,為生命創造更多可能性 ─專訪第65屆教育部學術獎得主林太家教授 /鄭凱菱   P.23
我的故事也許不典型,但內心義無反顧:張起維的太空科學家養成之路 ─專訪科技部年輕學者養成計畫得主張起維教授 /洪佳如   P.26


領域研究─成果亮點

|物理|調控鍺超穎介面 開發高吸收率之近紅外光偵測器 /張鳳吟   P.31
|化學|當微流體晶片遇上質譜儀─一站完成單細胞蛋白質體分析 /蔡宜靜   P.33
|地球科學|利用光達資料同化 提升臺灣PM2.5濃度預報準確度 /何郁庭   P.36
|數學|清華大學統計所趙蓮菊教授運用生態統計 探討古文獻遺留數量 /王作城   P.39


學術研討會訊息
 /SPEC編輯部    P.41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