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的法國女權主義者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曾在其著作中,描述她於一場會議上所看到的一位與會女性:「雖然她明顯比其他人柔弱許多,但她還是站在台上,握緊拳頭隨時準備出擊。」這一如當前臺灣自然科學領域的女性,儘管人數所佔比例較少,但不斷地展現一股股絕不容輕忽的力量!國科會自然處於今年12月舉辦的「2022自然科學領域女性學者研討會」,以「優雅立足於職場與生活」為主題,透過近百位與會的女科學人之間各層面的交流與分享,使科學女力更加凝聚且緊密。
有關學科教育當中的性別差異,由中山大學教育所張宇慧助理教授、羅東高中鍾佩玲老師以及無界塾實驗教育機構張尹譯老師,一同透過廣泛的體制內外與各級教育體系,審視物理科學當中的現狀。針對兩性職涯發展的差別,中研院化學所的許昭萍研究員則藉著分享《Why So Slow? : The Advancement of Women》一書,探討兩性在各種層面的發展差異,呼應林副主委提到的管漏現象。她也強調為弭平落差,應自認知上打破性別刻板印象,打造非形式上的平等,也期許未來能真正邁向「EDI」─平等(Equality)、多元(Diversity)、包容(Inclusion)的學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