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訊息
Notice
熱門標籤
HotTag
研討會訊息
Seminar News
科學人物
Scientist
-
【人物專訪34】追蹤轉瞬即逝的自由基,跨領域走出自己的路—專訪中研院原分所羅佩凌博士在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實驗室裡,一道不可見的光束閃過,捕捉那難以捉摸的自由基分子,在其稍縱即逝的瞬間,透過光譜記錄下其短暫存在的軌跡。物理背景出身的羅佩凌博士,現研究跨足化學與光電,並致力於...物理
-
【人物專訪33】以人為本,以微生物誘導沉澱技術打造安全建築—專訪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陳建易教授陳建易,任職與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專長為地質微生物、地球生物化學、仿生礦物、環境奈米等研究,學術論文屢見於國際期刊。化學
-
【專題企劃16】十五分鐘,找出地震破裂的真正核心—專訪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李憲忠研究員1999年親歷九二一地震震撼後,李憲忠投身地震研究,致力提升災害預警效率。他自建超級電腦,推動全球即時地震矩張量(GRMT)系統,能在15分鐘內掌握震源特徵,精準定位能量釋放點,助防災部署。地球科學
研究亮點
Research Highlights
-
【研究成果】完備黎曼流形滿足加權龐加萊不等式 突破閔可夫斯基不等式的凸性限制在數學上有各樣重要意義的不等式(inequality)。 一個經典的例子是在凸幾何中的閔可夫斯基不等式(Minkowski inequality),由數學家閔可夫斯基(Hermann Minkowski) 提出。
-
【研究成果】東海長期環境變遷影響海洋浮游生物群體的時空分佈海洋生態系中,單細胞海洋生物是海洋食物網與生物循環系統的基礎。各種單細胞海洋生物具有不同的光合速率、養分利用率,會影響到生物多樣性和生產關係,因此單細胞海洋生物聚落的空間分佈與群集動態對初級及次級食物網能量傳遞與生產力有顯著的影響。
-
【研究成果】開發冷電漿反n型摻雜技術 成功扭轉氧化物半導體遷移率與開關比trade-off的局面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高效能且體積更小的電子元件需求日益增加。非晶相氧化物半導體(amorphous oxide semiconductors,AOS) 因不受限於高品質結晶條件,且具備高電子遷移率,近年來備受關注。
學術活動成果
Activity Results
-
2025(第30屆)分析技術交流研討會(2025/06/14)2025(第30屆)分析技術交流研討會於2025年6月14日假東海大學人文大樓舉行,大會專題演講共 3 場,研討會分組專題演講共劃分為六大領域,每個領域設有兩個場次,總計十二場,旨在匯聚學術與實務前線的尖端研究成果,向下扎根以培育青年學子,並向上延伸以勾勒臺灣分析化學未來科技發展之藍圖。
-
2025卓越領航研究計畫年度交流研討會報導 (2025/6/13-14)國科會長期推動「卓越領航研究計畫」,致力於培育具世界級競爭力、專注中長期與前瞻性研究的一流學術團隊。為促進跨領域學術交流與合作,2025年6月13日至14日,第四次研討會於桃園喜來登酒店隆重登場。
科學影音
Science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