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mical Bonding整合型計畫成果發表會報導 (2021/5/1)

by Yang-Kuang Chao
989 觀看次數

國內化學學術研究的領域廣泛,為鼓勵、活化化學領域內各學門及學術小組之發展及交流,科學推展中心化學組於5月1日在輔仁大學濟時樓辦理了「110年Chemical Bonding整合型計畫成果發表會」。此次成果發表會邀請跨域整合型計畫執行團隊、以及申請中計畫之主持人參與,與會的也包括各團隊實驗室的學生。會中除口頭發表外,也以壁報展示團隊成果,場內外的互動相當熱絡。

化學學門召集人之一的臺大化學系李弘文教授,開場主持時強調:「怎麼樣把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時間點,共同將研究成果往前推進。」透過學門的推動與協助,期望看到各研究團隊藉著現階段成果的分享,「由下而上」尋求其他研究團隊的互補,凝聚出一個跨領域的議題。

發表會的首場報告,由輔大化學系呂光烈教授來談先進金屬有機骨架聚合物混成材料之設計、製備與應用,此一計畫在其下四個子計畫的合作與專長互補下,致力於達成「化學鍵結」的跨領域研究目標。東吳大學化學系的王志傑教授接著報告配位聚合物在電化學感測器的應用,同樣也聚焦於材料的製備與應用,探討金屬有機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 MOF)材料的特徵及相關作用機制。而中研院化學所的王朝諺研究員所屬的計畫,則由臺大化學系、中研院化學所、國家同步輻射研究中心的跨單位合作,透過化學方式探究奈米籠、金屬奈米粒和有機配基在界面處之協同相互作用。

在上午的口頭發表之後,下午的報告則從生物化學領域出發。臺師大化學系的杜玲嫻副教授在輔大化學系、成大藥理學系團隊的協助下,進行以胰島類澱粉蛋白寡聚體(IAPP)為目標的相關研究。隨後登場的中研院生化所林曉青副研究員,則探討了含炔萜類天然物(alkyne-containing terpenoids)之生合成途徑,以及其在酶工程當中可能的應用。最後一場報告則由中研院原分所的郭哲來研究員,整合理論與計算技術,分享了連結實驗光譜與新穎材料物性之計算工具開發的現階段成果。

此次會中,特別邀請了部分團隊分享研究團隊的整合經驗。呂光烈教授認為,團隊的整合與計畫得以成功執行,研究主題應具備精彩性,同時團隊之間必須有實質上的互補性,才能與化學鍵般創造出新的分子、新的技術。杜玲嫻教授則從其團隊的形成談起,彼此的對談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瞭解彼此研究的現況與方向後,進而發想出可進行的新研究,接著再尋求合作的可能對象。

秉著活化學門內各個學術小組的目標,化學學門另一位召集人、中央大學化學系的吳春桂教授最後強調,跨領域、甚至跨學科的研究能量與人才通力合作,或是統整單一系所內的不同研究方向以發展出系所特色,皆在促成學術的新進展,這種新的價值得以開創生生不息的研發生態。期待計畫團隊們未來能夠更上層樓,參與科技部「卓越領航研究計畫」乃至「學術攻頂計畫」,進而提升能見度,以更亮眼的成果造福全人類!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