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遙測與精準農業及碳匯論壇(2025/04/08)

發表者 SPEC科學推展中心

49 觀看次數

太空遙測與精準農業及碳匯論壇(2025/04/08)

日期:2025年4月8日(星期二)09:30
地點:農業部3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37號)

報名

 太空遙測技術與跨尺度研究結合是一項重要的科學研究和產業發展工具,它提供了關於地球土地利用現況、氣候變遷、碳定量數據、精準農業應用等方面的重要資訊。太空遙測技術利用衛星和其他遙測儀器來收集地球表面的數據和影像,提供關於植被覆蓋、水資源、氣候變化、森林火災、農作物生長狀況、碳匯量等方面的詳細信息。這些資訊對於解決國際和國內環境問題、促進農業永續發展、推動碳減排監測非常關鍵,例如森林動態、森林火災、氣候變遷、碳減排監測、環境永續以及精準農業的應用等議題。隨著這些問題的急迫性日益增加,如何整合與利用衛星資料與跨尺度資訊如現地觀測資料、通量與模式模擬,來預防、減緩和應對這些問題,並將太空遙測技術應用於精準農業及碳匯評估,已成為一個重要的議題。

因此我們邀請了產官學研各專家學者與我們共同進行共同研討,歡迎您的加入!

 

指導單位: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
 

主辦單位: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臺灣太空科學聯盟
 

論壇連絡人:臺灣太空科學聯盟 黃馨潔 (ncu65385@gmail.com)

太空遙測與精準農業及碳匯論壇(2025/04/08)

特邀講員

楊秋忠 院士(國立中興大學 土壤環境科學系 / 教育部 終生榮譽 國家講座)

學歷:

美國夏威夷大學農藝及土壤學博士(1979)

經歷:

國立中興大學副校長

教育部國家講座主持人(二次-終身榮譽)

中華土壤肥料學會理事長

中華永續農業協會理事長

研究專長:

土壤環境微生物及生化、土壤-微生物-植物關係、有機質肥料、微生物肥料

學術榮譽:

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教育部:國家講座(第9屆)、終生榮譽國家講座(第13屆)、學術獎、優秀教育人員獎、特優教師獎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第1,3,5,7,9屆,連續五次)、特約研究人員、傑出特約研究員獎、技術移轉個案獎、50科學成就、未來科技突破獎、學術創業先鋒獎、臺灣10家最酷科技新創獎

國際環境科學委員會(Scientific Council of Environment,簡稱SCOPE):第一屆環境終生成就獎

國際斐陶斐榮譽學會第21屆傑出成就獎

More Information

 

蔡宜芳 院士(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學歷:

美國卡內基美倫大學生物系 博士 1985-1990

經歷: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所長 2011/8-2014/2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2016/1-迄今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代所長 2019/2-2020/6

研究專長:

植物分子生物、植物營養學、電生理、細胞膜生物學

學術榮譽:

2019 美國植物學會 Enid MacRobbie 終身會員獎

2021 美國國家科學院NAS國際院士

2021 楊祥發紀念講座

2022 Nathan Edward Tolbert紀念講座,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

2024 世界科學院TWAS生物科學獎

2024 中央研究院 院士

More Information

邀請講員

朱彥煒 特聘教授兼所長(國立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學研究所)

江志峯 副研究員(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

林政賢 副執行長(土壤碳匯研究暨推動中心)

林素禎 副研究員(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

林毓雯 研究員(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

侯東崴 董事長(崴騰國際媒體科技公司)

許正一 特聘教授兼系主任(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業化學系)

許奕婷 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

郭鴻裕 前組長(農業試驗所)

時間 議程內容
時間 議程內容
09:30 – 10:00 報到
10:00 – 10:10 開幕式、長官與貴賓致詞
10:10 – 10:15 團體合照
[特邀演講]
主持:葉永烜院士(臺灣太空科學聯盟主席/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10:15 – 10:45 [特邀演講] 土壤黃碳的形成機制及挑戰
楊秋忠 院士(國立中興大學 土壤環境科學系)
10:45 – 11:05 [特邀演講] (TBD)
莊老達 司長(農業部永續司)
主題一【遙測】
主持:劉滄棽 組長(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
11:05 – 11:25 TBD
郭鴻裕 前組長(農業部農業試驗所)
11:25 – 11:45 利用智慧生成光譜進行減碳水稻栽種
朱彥煒 特聘教授兼所長(國立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學研究所)
11:45 – 12:00 綜合討論
12:00 – 13:00 午餐
主題二【近端感測】
主持:劉滄棽 組長(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
13:00 – 13:20 以可見-近紅外光譜技術結合機器學習演算法及
農業副產物再利用於土壤支持地球永續發展目標
許正一特聘教授兼系主任(國立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農業化學系)
13:20 – 13:40 (TBD)高光譜、EM38
林毓雯 研究員(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
13:40 – 14:00 (TBD) MIR
林政賢 副執行長(國立中興大學土壤碳匯研究暨推動中心)
14:00 – 14:20 無人機技術於農業減碳與精準管理之應用
侯東崴 董事長(崴騰國際媒體科技公司)
14:20 – 14:30 中場休息
[特邀演講]
主持:葉永烜院士(臺灣太空科學聯盟主席/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
14:30 – 15:00 [特邀演講] 氮肥的美麗與哀愁——談植物如何利用硝酸鹽  
蔡宜芳 院士(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
主題三【負碳農耕技術】
主持:林毓雯 研究員(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
15:00 – 15:20 農田土壤管理之負碳技術-玉米不整地栽培
江志峯 副研究員(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
15:20 – 15:40 (TBD)
許奕婷 副教授(國立中興大學農藝學系)
15:40 – 16:00 不同覆蓋植物對柑橘園土壤固碳效益之研究
林素禎 副研究員(農業部農業試驗所農業化學組)
16:00 – 16:30 綜合討論
主持:葉永烜院士(臺灣太空科學聯盟主席/中央大學天文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