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資訊
Information
公告訊息
Notice
學術活動行事曆
Calendar
July, 2025
熱門標籤
HotTag
研討會訊息
Seminar News
科學人物
Scientist
研究亮點
Research Highlights
學術活動成果
Activity Results
科學影音
Science Video
陳建易,任職與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專長為地質微生物、地球生物化學、仿生礦物、環境奈米等研究,學術論文屢見於國際期刊。去年,他以「經濟高效的微生物誘導氧化鋅合成:抗病毒、抗菌、光催化和優化機械特性」為研究主題,獲得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領導團隊以「微生物誘導沉澱技術開發多功能之生物混凝土」榮獲國科會2024淨零科技領域未來科技獎,學術研究結合業界需求,深具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潛力,備受各界矚目。
在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實驗室裡,一道不可見的光束閃過,捕捉那難以捉摸的自由基分子,在其稍縱即逝的瞬間,透過光譜記錄下其短暫存在的軌跡。物理背景出身的羅佩凌博士,現研究跨足化學與光電,並致力於藉由基礎物理化學研究探索大氣科學的關鍵議題,展現難得的跨領域深度與廣度。她是怎麼走上這條路,又是如何運用全球最先進的雙光梳雷射光譜技術來觀測在大氣化學中扮演關鍵角色的自由基?跟著羅博士的腳步,一探這片充滿未知的跨界新風景。
為促進跨領域學術交流與合作,自然處自2022年起擴大舉辦「卓越領航研究計畫年度交流研討會」,搭建穩固的溝通橋樑。2025年6月13日至14日,第四次研討會於桃園喜來登酒店隆重登場,匯聚了78位國內基礎科學領域的卓越學者與研究人員,共呈現29張壁報及15場精彩演講,持續引領臺灣科學研究邁向國際高峰。
陳建易,任職與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專長為地質微生物、地球生物化學、仿生礦物、環境奈米等研究,學術論文屢見於國際期刊。去年,他以「經濟高效的微生物誘導氧化鋅合成:抗病毒、抗菌、光催化和優化機械特性」為研究主題,獲得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領導團隊以「微生物誘導沉澱技術開發多功能之生物混凝土」榮獲國科會2024淨零科技領域未來科技獎,學術研究結合業界需求,深具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潛力,備受各界矚目。
在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實驗室裡,一道不可見的光束閃過,捕捉那難以捉摸的自由基分子,在其稍縱即逝的瞬間,透過光譜記錄下其短暫存在的軌跡。物理背景出身的羅佩凌博士,現研究跨足化學與光電,並致力於藉由基礎物理化學研究探索大氣科學的關鍵議題,展現難得的跨領域深度與廣度。她是怎麼走上這條路,又是如何運用全球最先進的雙光梳雷射光譜技術來觀測在大氣化學中扮演關鍵角色的自由基?跟著羅博士的腳步,一探這片充滿未知的跨界新風景。
為促進跨領域學術交流與合作,自然處自2022年起擴大舉辦「卓越領航研究計畫年度交流研討會」,搭建穩固的溝通橋樑。2025年6月13日至14日,第四次研討會於桃園喜來登酒店隆重登場,匯聚了78位國內基礎科學領域的卓越學者與研究人員,共呈現29張壁報及15場精彩演講,持續引領臺灣科學研究邁向國際高峰。
陳建易,任職與任教於國立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專長為地質微生物、地球生物化學、仿生礦物、環境奈米等研究,學術論文屢見於國際期刊。去年,他以「經濟高效的微生物誘導氧化鋅合成:抗病毒、抗菌、光催化和優化機械特性」為研究主題,獲得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領導團隊以「微生物誘導沉澱技術開發多功能之生物混凝土」榮獲國科會2024淨零科技領域未來科技獎,學術研究結合業界需求,深具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潛力,備受各界矚目。
在中研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的實驗室裡,一道不可見的光束閃過,捕捉那難以捉摸的自由基分子,在其稍縱即逝的瞬間,透過光譜記錄下其短暫存在的軌跡。物理背景出身的羅佩凌博士,現研究跨足化學與光電,並致力於藉由基礎物理化學研究探索大氣科學的關鍵議題,展現難得的跨領域深度與廣度。她是怎麼走上這條路,又是如何運用全球最先進的雙光梳雷射光譜技術來觀測在大氣化學中扮演關鍵角色的自由基?跟著羅博士的腳步,一探這片充滿未知的跨界新風景。
Information
Notice
Calendar
HotTag
Seminar News
Scientist
Research Highlights
Activity Results
Science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