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13】在失敗中成長、於身教中學習-賴品光的研究之道:把事情做好

by Yang-Kuang Chao
1408 觀看次數

採訪 ‧ 撰稿  /  林品婕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甫獲得111年度國際年輕傑出學者研究計畫、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並在生物科技領域研究成果屢獲肯定,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賴品光副研究員謙虛以對,將榮譽歸功於家人的支持與貴人的協助,秉持著把事情做好之精神,全心全意投入每一項研究計畫。

研究之路:一段持續模索與培養的旅程

「我原本想當醫生,覺得當醫生可以救人,很酷。」從小對生物有興趣的賴品光,高中到醫院實習,大學擔任醫院志工。目標看似篤定,卻因曾在急診室目睹生命逝去、有感第一線醫療人員的辛苦與風險,是否要當醫生,賴品光始終沒有定論。

就讀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的第四年,因課程要求訪問且介紹實驗室,賴品光在過程中認識了未來指導教授 Dr. Christian Naus,才正式確定踏往生物科技領域。當時沒有任何基礎的他,以志工的身分加入實驗室,剛開始做的是搬箱子、擺放耗材、清洗實驗器材等苦力活,抱著初心者的心態,耐心學習、仔細探索,慢慢養成興趣,找到自己的核心價值。

失敗與身教,奠定日後研究精神

有了興趣,研究生涯並未就此順遂。碩班第一年,上課之外的時間,賴品光幾乎都待在實驗室,常常一待就到凌晨一、兩點,實驗室儼然成為第二個家。然而,投入長達一年多的時間,計畫最終宣告失敗,賴品光笑說,當時指導教授Dr. Naus 職務繁忙,雖有心教導但相處時間有限,加上自己經驗不足,抓不準研究火侯,對研究生菜鳥來說可謂困難重重。如今回想起當時的挑戰,反倒覺得是一種實戰派的訓練方式。

那一年的失敗,反而讓賴品光愈加強大。在反覆試誤的波折裡,打好相關技術基本功,有助後續研究的銜接;在不盡理想的結果中,學會面對困境與挫折,影響將來讀博後的心態。在他的失敗哲學裡,只要過程付出全心全意,必有知識和經驗上的收穫,即便失敗,那都不算失敗。

賴品光尤其重視身教的影響,包括做事態度、說話語氣等,儘管細微,卻十分關鍵。他感謝父母的家教,以行動支持自己的選擇。他也舉在研究所修課時,從Dr. Wayne Vogl 身上學習的故事為例。Dr. Vogl 是被醫學生奉為聖經之解剖學教課書《Grey’s Anatomy》的作者之一,對實驗設計及執行上的細膩與嚴謹相當要求,譬如清洗實驗器材的流程,會堅持以水、半純水、超純水等逐步清洗,雖然一開始覺得吹毛求疵,卻也發現如此嚴謹的實驗態度,所得到的實驗結果精準度非常高,因而領悟到做實驗應慢工出細活的道理。

或許是父母的身教使然,賴品光自覺受助於他人太多,總懷抱感恩之情,在研究路上虛心學習,強調「把事情做好」。

把事情做好,是賴品光秉持的研究精神。何謂「做好」,每個人的定義都不一樣,對他而言,「做好」不是在競爭中脫穎而出,而是be friendly, be helpful, be curious。賴品光自嘲或許也是因為一股傻勁,才能遇到許多貴人。如博班同實驗室一對夫妻John and Lynne Bechberger,給予許多科學與技術上的指導與照顧;又如新加坡裔研究員Dr. Wun-Chey Sin,曾把自己罵到臭頭、直接擲回研究報告,雖然當下感到挫折,省思後深知是導師用心良苦、恨鐵不成鋼,才會如此嚴厲。多年後,這些經驗化為無形養分,幫助自己成長,也奠定日後的研究基礎。

專注、享受,把事情做好

「我們的研究主要是發展新科技,探索難以用一般方式偵測的生物現象。」賴品光透過研發具高靈敏度與分子分析功能的影像系統為目標,探索生物體內之胞外體分佈,以及DNA修復動態。

胞外體(extracellular vesicles)是由細胞分泌的奈米微載體,就像是細胞吐出的泡泡,裡面載有DNA、RNA 等生物分子,可作為細胞之間傳遞訊息的媒介。研究發現癌細胞在轉移前,便是藉由吐出胞外體到癌細胞周遭和遠端健康器官,為癌症轉移環境做準備。因此,賴品光團隊首創奈米維度之多重解析度影像功能,解析活體中胞外體在器官間的動態,有望於解析癌症轉移前之機制,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此外,團隊亦研發出不需破壞細胞,且具高靈敏度之DNA修復報導系統,追蹤癌細胞在活體內的DNA修復狀況,對癌症與基因治療上,皆帶來重要的影響。

2022 年,賴品光接連獲「傑出人才發展基金會年輕學者創新獎」、「國科會國際年輕傑出學者研究計畫」之榮譽及補助,2021年榮獲永信李天德醫學基金會青年醫學科技獎,近幾年更連續獲得中央研究院前瞻計畫的支持,可說是研究成果滿載。

提及上述殊榮,賴品光靦腆表示,一路上獲得許多貴人相助,若能對社會帶來貢獻,也算是一種回饋。此時,他停頓片刻,再次開口時語氣變得堅定。「獲得肯定,其實是肯定我的學習過程」,無論是寫計畫書、申請書和成果報告都需要重新爬梳文獻、組織架構、統整研究內容,過程實屬不易,但在研究上幫助很大。

抱著「把事情做好」的初心,賴品光用心撰寫每一項研究計畫,專注投入同時享受過程,讓寫計畫不只是申請經費,而是自我省思與學習的歷程。

根基文化,走向國際

從小移民加拿大,求學階段都待在國外,賴品光覺得「語言」是提升國際能量重要關鍵。除了中文、台語,他也熟悉基礎日文、基礎德文,還略懂一些粵語,透過語言多方攝取專業與非專業訊息,藉以提升跨國互動與溝通的能力。「語言帶來文化,文化能促進交流」,在充斥著短訊息的快文化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更顯可貴,賴品光補充,要走向國際就不能太害羞。

「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台灣有很優秀的科學家,相關實驗器材與設備也都不亞於國外,因此賴品光從不擔心學生出國後會碰上專業領域的困難,反倒是如何汲取國外文化,並與自身文化結合,轉化為自己的一部分,那才是出國深造的意義。

不同文化的獨特性很難複製,唯有浸潤在該環境裡,才能將其根植於心。這也是長期居住在國外的他,最後選擇回台灣的原因。「私心希望孩子能保有台灣文化的底蘊」,看見六個月大的女兒與家人的互動,是他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於國外複製的畫面,那時,他知道自己該回家了。

先紮好根,再向外發展,文化交流如此,研究亦是如此。「核心練好,姿勢才會正確」,賴品光認為,跨領域研究很重要,也很不容易,應先專精於其中一項領域,培養專業,再跨足其他領域,方能穩健前行。腳踏實地,穩扎穩打,賴品光在研究路上享受過程、虛心學習,懷抱著感恩之情,秉持著把事情做好的精神,於生物科技領域實踐助人之心。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