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10】織一張社會與生態的網絡—LTSER彰化站團隊專訪

by Yang-Kuang Chao
1945 觀看次數

圖1. LTSER彰化站計畫主持人王素芬教授(右五)、共同主持人宋郁玲教授(右六)、林惠真教授(左五)、陳毅青副教授(左三)、協同主持人涂建翊教授(左二)、遲恒昌副教授(左一)與團隊成員,於計畫辦公室前合影。 (攝影:趙揚光)

採訪 ‧ 撰稿 /  何郁庭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一望無垠的海岸線、半農半漁的傳統聚落,擁有3.1萬人口的彰化縣芳苑鄉,彷若臺灣整個西海岸的縮影;然而,這個保有在地傳統文化與產業的鄉鎮,正面對著新興工業開發和環境衝擊。2021年9月起,一個團隊成立長期的監測系統,開始累積在地沿岸濕地潮間帶生態環境資訊,並積極和地方民眾、權益關係人建立連結,保存農漁社會的地景和文物、故事。而這個團隊,正是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彰化站(LTSER彰化站)。

留住芳苑的社會、生態資料,讓更多人看到它的價值

LTSER彰化站背景介紹

「LTSER」指的是長期社會生態系統研究(Long-term Social-Ecological Research),其概念源自長期生態研究(Long-Term Ecological Research, LTER)[註1]。21世紀起,隨著國際間開始將社會生態系的研究納入長期生態監測,國內也逐漸意識到,臺灣需要對自身的社會生態系統有更深且廣的了解。有別於以往的生態環境監測計畫,LTSER除了著重於長期的研究、觀測,更希望連結生態系統與社會系統,因為兩者不僅相互影響,更是密不可分。

在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的經費挹注下,臺灣已成立了彰化、翡翠、綠島、花蓮四個觀測站。本次採訪的站點,是總部坐落於彰化師範大學內的LTSER彰化站。目前,此計畫主要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的老師所執行、管理和推動。

關於LTSER彰化站的成立原因,計畫總主持人王素芬教授提到,當初得知國科會將推動這項計畫時,自己是以地域性的特色作為思考起點,而於彰化研究的特殊意義,在於海岸對整個彰化乃至於臺灣西南部的意義及指標性。為此,王老師召集了同為地理系的宋郁玲教授、涂建翊教授、陳毅青副教授、遲恒昌副教授,分別從社會、文化、氣候、地形、環境因子等面向,蒐集與爬梳彰化海岸線的背景資料與故事。提出構想至國科會後,這個提案獲得召集人的青睞;其後,隨著東海大學生命科學系林惠真教授加入,補足海岸生態環境和底棲動物的監測,正式形成現在看到的團隊。

芳苑地區的人文特色

芳苑鄉是彰化的第二大行政區,西邊是一整條依傍臺灣海峽的海岸線,當地最具代表性的潮埔地形,是彰化海岸生態與農漁業社會系統重要基礎。芳苑地區的產業以一級產業為主,同時有養殖漁業,也有以栽植花生、蕃薯葉、蘆筍為主的傳統農業。以人口結構來看,芳苑已面臨勞動力老化的問題,宋郁玲老師說明,以她的現地訪談經驗觀察,現在的蚵農年齡大約落在六、七十歲,蚵田內勞動人口高齡化的狀況相當明顯。在彰化能看到的景象,在嘉義的東石、臺南的沿海地區,都能發現相似的情形;因此,根基於彰化的生態監測和各類議題討論,或許能對其他縣市所面臨的海岸問題有所助益。

圖2. 彰化縣芳苑鄉芳苑村人口金字塔。圖中藍色代表男性,紅色代表女性;深色長條圖代表2022年各年齡組人口數,淺色長條圖代表2012年各年齡組人口數。 (圖片來源:LTSER彰化站網站)

小時候居住在彰化的林惠真老師提到,彰化人通常以鹿港為基準區分南北,相較於北彰化,南彰化的經濟條件相對較差,而光電場、風機也多半選擇在此設置。當各式工業區進駐,生態與人文環境的改變在所難免,在地景變遷的過程中,或許有些事物,在還沒被發現之前,就已經先消失了。

「林登秋老師[註2]最喜歡講的就是未雨綢繆,而不是亡羊補牢。我們很希望在這片海岸、土地,還沒有真正的被破壞殆盡之前,留下一些資料,或是說藉由資料讓別人看到它的價值,而不是輕易地把它當成廉價的邊際土地。」問起關於成立彰化站的緣由,王素芬老師這麼回答。

LTSER彰化站的現在進行式

LTSER彰化站現階段的研究場域集中在芳苑鄉,計畫執行概略能區分為社會調查、自動監測,以及環境自然調查三個面向。與許多經由實際調查蒐集資料的研究計畫不同,LTSER彰化站的主要責任並不是自己跳下去「做所有的研究」,而是進行核心觀測並且蒐集與介接各方研究資料的平台。

圖3. 彰化縣芳苑鄉地理區域圖。 (LTSER彰化站授權提供)

觀測站成立的一大目的,是納入各類專家的研究執行成果,建立系統化且易於查找的資料庫,從而降低其他研究者想以芳苑做為研究主體的門檻。與此同時,團隊內的各個主持人,都有各自擅長且正在進行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也會彙整進LTSER彰化站,逐漸充實這個成長中的資料庫。

社會調查與深度訪談

社會調查的部分,團隊花了很大量的心力進行權益關係人的深度訪談,以及量化問卷調查等工作項目。以人文地理學、人口遷移為專長的宋郁玲老師說明,芳苑地區的訪談對象多元,從公部門、一般民眾,到各類協會都有,而權益關係人則包含地方的治理機關、地方團體、產業團體、生產者與開發商。

要完整蒐集訪談資料,首先必須取得受訪者的背景、屬性,接著在採訪過程中蒐集受訪者對於產業、國家級建設案、環境變遷、觀光節慶等各項主題的看法。訪談完成後,進行去識別化的處理,以避免透漏受訪者的敏感資料,並進行訪談內容分類,再請受訪者確認內容無誤,同意簽署授權書。前述項目皆完成後,才會進入LTSER彰化站的資料庫。

舉例而言,彰化擁有全臺碩果僅存的「海牛文化」,這個被彰化縣無形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認定為「國寶級」的文化資產。遲恒昌老師提到,過去海牛對當地蚵農來講,是生產工具的一環,然而隨著現代化的生產工具盛行,海牛的主要用途轉變為觀光利用,然而海牛訓練不易,現在的海牛約略也只剩下七、八隻。在海牛訓練不易,且未長遠規劃觀光活動的情況下,未來是否能良好地保存此文化和歷史,需要在地的人們和團體加以思考。

LTSER的資料庫中,擁有海牛文化相關的訪談記錄;不僅如此,訪談的資料還囊括了其他如蚵藝、漁電共生,甚至是開發商補償金等議題。藉由這些訪談與資料爬梳,LTSER彰化站得以將當地的各種文化和歷史保存下來。

在資料累積的過程中,團隊會跟權益關係人建立較密切的連結,這些連結不僅能讓LTSER蒐集長期且完整的資訊,也能讓累積的資料在未來產生更大的效益,回饋給貢獻資料的當地社區。

水域環境調查與彰化的紅樹林

除了豐富的社會資料,環境生態調查的記錄同樣隨時間慢慢累積。依照LTSER彰化站現有的規劃,水域監測的項目包含蟹類調查、底質分析,和水質人工/自動監測等。

主要負責水域生物生態的林惠真老師說明,芳苑地區以海空步道範圍為主的底棲生物調查,包含自動監測和人工觀測兩種不同方式。自動監測的方式以架設監視器拍攝螃蟹為主,由於海岸邊高鹽、日曬、強風的環境,使自動監測儀器損耗速度非常快,因此有些觀測項目,必須以人工方式定期定點監測。雖然每一筆單點資料提供的資訊有限,但隨觀測資料漸增,就能看見泥灘地中土壤粒徑以及有機質組成的改變,在此棲息的螃蟹組成和種類,也會隨時間而有所不同。 

圖4. 水域棲息之北方丑招潮蟹。 (LTSER彰化站授權提供)

只要提到泥灘地與臺灣西海岸的河口生態系,「紅樹林」多半也會是其中的一個要角。林惠真老師補充,現在芳苑海岸放眼望去的成片紅樹林景觀,並非天然,過去芳苑濕地是個開闊且寬廣的灘地,然而因1983年起,第四河川局開始於二林溪出海口種植水筆仔、海茄冬,才大幅改變彰化海濱的地貌。

當紅樹林進駐濕地後,一方面紅樹林的根系會使海水流速變緩,更易沉降粒徑細小的沙粒,讓灘地更「泥」;另一方面,紅樹林的落葉使泥灘地累積更多有機質。這些綜合因素導致河川的排洪能力下降,芳苑地區遭逢強降雨時,排水功能將因紅樹林而阻塞。除此之外,原始生活在潮間帶的生物,也正因為棲地改變而消失蹤跡,讓該地的生態系統產生難以復原的改變。

近年來因為全球淨零排放趨勢,碳匯的議題興起,被歸類於「藍碳」的紅樹林,因其優異的碳儲存能力,使得保留紅樹林的呼聲提高。然而當提高淨碳儲存量和保護原始生態環境產生衝突時,如何權衡多方利弊,則成為一個相當爭議的難題。 林惠真老師舉例說明,「在討論水筆仔的碳匯角色時,除了生長速度的優勢外,還要考慮環境角色,別忘了它造成河道淤積、破壞西海岸沙灘的嚴重問題!」她接著說:「就像我們不會因為檳榔生長快速,就說它有固碳功能,就又到處種,然後重演土石流、破壞次生林地的災難。」

利用航遙測技術監測地景

若想深度了解芳苑地區,除了直接面對當地居民、監測生態資訊外,從空中俯瞰整個區域,也是必不可少的觀測方式。專精於航遙測技術與分析的王素芬老師,與具有河川輸砂、地形分析與災害模擬專長的陳毅青老師,則活用內政部國土測繪中心內的正射影像圖資,檢視芳苑地區的時空變化,並加以應用取得的資源和各自的專長,淬鍊圖像內含的地理空間資訊。

同樣以紅樹林-海空步道區域為例,LTSER團隊分別取得該地1990年、2007年、2010年及2019年的圖資,經過數化作業後,可以明顯看見紅樹林的面積隨時間逐漸增加,同時也能直觀地比較海空步道建置前後的地景差異;若檢視疊合的圖層,更可以明顯看出紅樹林擴張的趨勢,以及河道是如何隨著時間過去,被紅樹林所佔據。 

圖5. 芳苑地區不同年份正射影像紅樹林範圍判釋成果。(LTSER彰化站授權提供)

陳毅青老師補充,從圖資看到海空步道旁二林溪河道逐漸淤積的現象,其背後的原因,是感潮河段因鹽分上溯到河川上游,使得該區域變成更適合紅樹林生長的環境,造成紅樹林往西邊的海岸擴散的同時,也沿著河道上游一點一滴的往東蔓延,直至二林溪河道被紅樹林給覆蓋成一片森林。陳老師期望在自然環境變遷的情況下,利用全潮觀測建立水位漲退的模型,以便理解紅樹林生長與潮水間的交互作用。

像這樣以遙測技術觀測彰化地形變遷及其環境控制因子的案例,還能用來判釋海岸線的淤積/侵蝕變化,甚至是利用長期資料建立模組,評估彰化芳苑地區的社會生態韌性。藉由多尺度遙測技術,LTSER彰化站能針對風機、光電場、海空步道等人造物的衝擊,提供更加精準的科學證據。而經由航遙測工具量化土地利用變遷的過程,可以再回饋給現在的居民與政府,讓規劃芳苑地區未來發展時,能導入科學數據,朝著更永續的方向前進。

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寬廣的未來

從社會到生態、從人到環境,點與點之間連成了線,而線和線之間又連成了面。很難想像這麼多關係的建立、資料的累積和整合,竟然能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迅速發展起來。這樣豐碩的階段性成果,或許可以歸功於LTSER彰化站精銳的主持群與助理團隊。不過王素芬老師也提到,在此計畫執行的過程中,一直受到國科會的大力支持,除了時常提供潛在合作專家的聯繫管道,林敏聰副主委與自然處羅夢凡處長也曾實地造訪,了解現地計畫執行概況。

LTSER彰化站的橫向/縱向連結

為了回應自身建立系統化資料庫的使命,降低研究門檻,LTSER彰化站投注許多心力製作自己的網站[註3][註4],便於他人檢視和分享團隊的成果。在團隊和權益關係人建立連結之餘,他們也積極在學術圈分享自身的經驗和研究方法,並在工作坊等場合,和其他社會面資料蒐集研究者討論製作訪談流程架構公版的可能性等。

關於資料取用部分,宋郁玲老師則提到,一位正在著手進行臺英交流計畫的團隊外部協作成員,因為需比較英國、臺灣兩地海岸社會生態狀況,故需質化訪談資料,此時現成的系統化資料,便可以讓該成員申請後免費使用,省下「重造車輪」的時間。

又如今年(2023)夏天,芳苑鄉沿海地區大量滋生的「滸苔」,讓潮間帶和蚵架上的牡蠣蓋上一層厚厚的綠藻,最直接的影響即是造成牡蠣的死亡,讓產量下降。對於此事件,LTSER彰化站亦透過外部專家協助鑑定綠藻的種類,並提出移除藻華的建議方式,而後續則利用空拍、水質檢測等方式觀測事件後的環境變化。 

圖6. LTSER彰化站團隊成員進行現地勘查任務。 (LTSER彰化站授權提供)

於教育推廣方面,部分大學部的課程,教授會鼓勵學生在報告實作中使用LTSER資料庫的資料,甚至是讓有興趣的學生實際參與蒐集資料的訪談調查。由於多位計畫主持人任職於彰化師範大學,在此許多畢業於此的校友,未來會進入國、高中擔任教師,因此本身與教育的關係密切。近年來許多高中以下的學校興起鄉土教育,開始關注自己家鄉的土地與海岸。在LTSER彰化站、教育單位雙方都積極看待此事的情況下,便很容易將LTSER彙整的資料庫和內容轉化成教案,提供國高中教師授課、學生學習。

涂建翊主任補充,根據教育部師培生未來規劃的精進計畫,學校將會和高中端有密切的合作,讓大學端和高中端合作開發適合當地場域的教案,此時LTSER的內容,則很有機會和在地高中的課程接軌,將社會-生態長期生態監測的意義和實作方法落實到高中校園內。

結語

環境持續變化,不但影響著生態、生物多樣性,也影響了社會系統的回應和選擇。綜觀LTSER彰化站計畫,從計畫的發想、執行,到未來展望,大抵都與「連結」有所相關,這也恰恰呼應LTSER的核心——社會與生態。正因為在乎自己周遭的人,還有賴以生活的土地,所以人和地方才會建立連結,而這也正是建立長期監測計畫的目的。

人們的生活由環境和社會組成,社會與環境以各異其趣的方式鑲嵌,成為今時今日我們眼中看見的景象。將公部門、學術單位、實際生活在土地上人們串聯、交織成立體的網絡。在這當中,不論站在哪一個位置,只要人們試圖從不同角度觀看社會,或許都能從錯綜複雜的脈絡中,看見自己的價值。

LTSER儘管年輕,但擁有明確的社會-生態監測框架,各個主持人也帶領團隊持續進行各項監測;不過,對於未來是否還會有新的合作和發展,團隊保持開放、彈性的態度。在人緣、地緣的連結之下,LTSER彰化站樂見各種擦撞出新火花的可能性。

 

註1臺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網站

註2:LTSER Taiwan推動計畫辦公室主持人。https://scholar.lib.ntnu.edu.tw/zh/persons/teng-chiu-lin

註3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彰化站(LTSER彰化站)網站

註4:臺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彰化站Ltser Changhua臉書粉絲專頁

 


參考文獻

[1] LTSER Changhua. (2023). 變遷的彰化海岸地景:人造物驅動跨尺度空間發展與社會生態系統分析 (Version 2023-07-11T09:22:59.820247) [Data set]. https://pid.depositar.io/ark:37281/k5b8b588n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