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10】探究島嶼多元風貌  臺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讓在地永續

by Yang-Kuang Chao
1674 觀看次數

圖1. 國科會林敏聰副主任委員(前排左五)、自然處羅夢凡處長(前排左四)、LTSER推動計畫主持人林登秋教授(前排左三)、綠島站主持人陳昭倫研究員(前排右一)及各界長官蒞臨LTSER綠島站,於綠島站揭牌後合影。 (LTSER綠島站李坤璋博士授權提供)

採訪 ‧ 撰稿 /  趙揚光 (科學推展中心執行編輯)

臺灣擁有複雜多元的地理樣貌,形塑了多樣的自然生態環境;而這座島上又有許多族群在不同的時期融入,在各地產生不同的產業及城鄉社會發展。如此地狹人稠且具多樣風貌的臺灣,自然與人文社會之間的相互作用十分緊密而多元,人地的互動對整體環境的永續影響甚鉅,值得進行長期的生態研究與觀察。自2019年起,「臺灣長期社會生態研究(Long-term Social-Ecological Research, LTSER)」核心觀測站開始籌備,並於2021年正式運作。

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交織的社會生態系觀測

LTSER推動計畫主持人、長期專注森林生態系變動研究的臺師大生命科學系林登秋教授表示,過去臺灣曾建立了長期生態研究網(LTER),觀測站點包括福山、關刀溪、鴛鴦湖、塔塔加、墾丁等地,後來更加入了農業生態系統。然而進一步考量,人類對生態環境有深遠的影響,生態研究已不可避免地涉及人類活動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因此停滯一段時間的臺灣長期生態研究,在國科會主導下重新運作,加入人與社會對自然生態的影響,而有了今日的LTSER。

社會生態系統的研究在國外已有頗具規模的發展,因此林教授也提到了國外經驗所給的啟發,其中尤以歐洲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網(eLTER)最具組織。歐洲不僅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起源於此的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等行動亦為社會生態產生深遠影響。以色列理工學院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Daniel Orenstein教授近年來致力推動eLTER,eLTER更宏觀地納入人類社會的觀察,並持續鼓勵歐洲各國設置更多站點投入社會生態研究,其理念及模式可供臺灣參考。

為關注臺灣具代表性的社會生態系統,國內專家學者們組成了諮詢小組,如東華大學環境學院的夏禹九教授、國立臺北大學自然資源管理研究所的黃書禮教授、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江友中教授、擔任國科會生科處生農環境與多樣性學門召集人的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王升陽教授、以及任國科會人文處區域研究與地理學學門召集人的臺大地理系林楨家教授等,跨足自然科學、生命科學、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及組織,共同擬定LTSER的運作方向。此外,國科會的林敏聰副主任委員與自然處羅夢凡處長更自LTSER設立之前,即提供許多必要的協助及建議,使得LTSER能快速地上軌道。

核心觀測站點規劃  彰化站與翡翠站各具代表

然而,如何在臺灣不同地區選擇具代表性的社會生態系統?這是LTSER必須考量的重點。林教授表示,除了過去LTER在臺灣許多地點都保有各自的研究資料,也有不少地方已進行多年的在地人文社會研究,因此許多地區和研究團隊其實都累積了進行社會生態研究的豐富背景條件。故而在站點規劃設置上,LTSER開放對組成社會生態觀測的研究團隊提案,再由審查小組從多個面向進行評估:一、提案之場域能否代表臺灣某類型的社會生態系統?二、有什麼潛在社會需求會對生態系統服務產生影響?三、可能的生態系統服務與社會需求的交互作用及反饋為何?四、目前對該社會生態系統現有的理解、基礎知識與空缺的盤點情形(需要團隊整理分析曾有哪些相關研究成果與累積的觀測資料),而以此為基礎可以探討哪些重要社會生態學議題?五、能吸引哪些潛在的社會生態系統研究、並包括哪些潛在議題?六、需要的基礎核心設施及擬進行的觀測項目為何?七、能夠槓桿哪些外部資源?八、針對觀測資料訂立的資料管理計畫。

2021年,彰化站與翡翠站率先成立。彰化站的觀測區域是臺灣西南沿岸及沿海地區發展的縮影,反映過去數十年來發展的養殖漁業、工業區進駐、離岸風電對當地社會生態系統的衝擊;翡翠站則於翡翠水庫集水區周邊,著重森林地覆蓋情況與物種觀察、主要集中於北勢溪流域的茶園農業、以及環境脆弱且潮濕多雨的山坡地水土保育,在各種人為開發下及政策的推動下,為當地社會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

當珊瑚礁遇上觀光客  綠島站的研究課題

新近成立的綠島站,則是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與其海洋科學專題中心綠島海洋研究站共同合作下開設。現駐在綠島執行觀測研究的李坤璋博士指出,中研院綠島海洋研究站於2009年在綠島成立後,開始進行間長期的海洋保育相關工作。隨著島上的旅遊與商業發展,人地互動影響了當地生態,像是海洋中珊瑚礁的生長便受到威脅。因此經由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陳昭倫研究員的推動,加入LTSER運作,以服務的性質進行更多層面的人文與自然生態調查監測。

圖2. 水下聲景調查,研究人員潛水進行水下錄音機更換。藉由水下聲景的調查,瞭解海洋生物活動的時段及環境擾動的程度。 (LTSER綠島站李坤璋博士授權提供)

除了李博士以外,綠島站目前還有1 位研究助理,共同進行當地海域與陸域環境的觀測儀器維運、觀測資料收集等作業;另外則有13位學者針對這些生態資料進行研究與分析。目前自然生態的主要觀測重點在人為活動對海域珊瑚礁及潮間帶所造成的衝擊,並透過水下錄音進行聲景調查,此外也針對陸域的植物多樣性與變化、動物種類等做監測。社會觀測則著重當地的漁業活動、土地利用與旅遊經濟行為等對自然及人文生態的影響,同時更加強與權益關係人的溝通。

由於綠島特殊的地理位置、仰賴臺灣本島的人文條件以及觀光效益,居住的民眾因旅遊淡旺季之別而流動率高,當地的權益關係人樣貌多元;對於在地長住居民而言,亦需特別透過對話、在地與科學知識的交換,深入瞭解其需求,以由下而上反映在地的聲音。李博士表示,LTSER綠島站的成立讓國科會的資源投入,將可支撐更長期且全面的生態觀測研究,如規劃於周邊海域架設浮台監測海況、資料管理開放、永續發展的議題盤點等,並較能發揮科學陪伴的角色。

圖3. 珊瑚群聚調查,研究人員利用相機於水下紀錄樣框內珊瑚群聚,再利用軟體分析樣點間珊瑚的組成差異。(LTSER綠島站李坤璋博士授權提供)

提供客觀數據的智庫角色  回應在地永續需求

從成立之初至今,LTSER秉持的是為在地的社會生態現況與變化提供客觀科學數據資料的智庫角色立場,並不會干涉地方的各項運作,保持應有的獨立性。而社會生態觀測資料的累積,則可做為站點研究團隊及其他學者針對個別關注的新議題,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礎,使長期社會生態觀測衍生更多新的可能。

不僅是對相關研究、政府配套政策的制定給予重要參考依據,LTSER對在地民眾甚或社會大眾而言,一如前面所提,同樣有著很大的影響。場域中的「權益關係人」角色,主要是當地居住或是工作的民眾及組織。除了權益關係人,LTSER的推動得以讓生活在臺灣的我們,對於居住的環境及各種生態面貌能有更加深刻的認知,進而關注生態及永續的議題,反思人為因素衝擊下的社會、環境、生態永續所面臨的挑戰!換個角度來看,給予社會大眾關於社會生態永續的科學教育,會是個LTSER深耕地方的契機。

對外交流與向下深耕  匯集臺灣生態研究能量

林登秋教授強調,LTSER的組成是跨領域、跨組織整合,而這也是LTSER發展的根本核心。因此,無論是內部的站點之間橫向聯繫、觀摩及資源互惠,或是外部參與其他相關領域研討會、和學術界進行跨域交流等方式,都持續在推展中。如團隊於「動物行為暨生態研討會」分享永續議題,並且與另一學術聯盟「臺灣永續棧(TSH)」維持交流夥伴關係。LTSER推動辦公室亦規劃舉辦社會科學研究工作坊,進行問卷調查、深度訪談、以及「世界咖啡館」模式會談等資料蒐集方式的訓練,也將辦理生態系服務定價工作坊。期盼透過此類內部交流,使各站點的研究人員,尤其是年輕學者能有更厚實的研究能力,為LTSER開創更值得期待的願景。

LTSER操作的構想汲取不少國外經驗,自然不能忽視與國際的交流;國外專家學者來臺走訪LTSER的研究樣區,成為近期一大亮點。林教授表示,國外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對於臺灣能夠獲得如國科會的直接參與投入,給予極大的支持力道,以致LTSER能夠順暢地運作,感到十分欣羨!透過交流參訪,體現到在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網的推動與建立上,臺灣完全不亞於歐洲等地區。也因此,未來LTSER規劃促成國內的年輕研究工作者、乃至在學學生,到國外進行交流,並將持續邀請國外學者與學生來臺參訪,使LTSER與國外相關組織更密切地合作。

打造以知識連結更多具體行動的未來

繼彰化、翡翠與綠島三個站點後,LTSER在2023年夏天成立了花蓮站。而除了現有及籌備設立的四個站點外,正如前面的敘述中所提,臺灣仍有不少值得投入長期社會生態觀測的地點與議題。展望下一步,若要更完整地呈現生態樣貌,就必須有更多不同類型的站點成立,像是清境農場、梨山、南山部落等有人為因素改變自然環境的空間。此外,即使是類似的生態系統,在不同地點所呈現的相同境況及個別觀測到的差異,如翡翠站之外,也可在德基水庫或曾文水庫周邊進行社會生態觀測,更能豐富該類生態系的背景資料,供後續使用。LTSER正透過更全面的盤點,希望在臺灣架構一個「站站相連到海天」的臺灣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網絡。

透過這樣的長期觀測資料呈現,可讓各界用來評估變動的未來,而長期堅實的科學資料也希望能達到政策引導的功能,再經政策引導給予在地權益關係人更具體的資源協助。另一方面,面對在地環境生態的變化,藉由成果交流、議題討論、工作坊及參訪等活動的籌劃舉辦,則盼望為產官學研界甚至是社會大眾,帶來觀念上的衝擊及實質影響,推動我們居住的這塊土地上,多元自然與人文景觀交融的生態永續發展。以「知識連結行動」,是LTSER對於未來的最大期許!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