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企劃4】T聯盟是什麼?國內學術策略聯盟介紹

by Yang-Kuang Chao
1148 觀看次數

表1. 國內主要的學術策略聯盟一覽。 (科技部自然司整理提供)

資料提供 /  科技部自然司
整理 /  趙揚光  (科學推展中心執行編輯)

一個社會的核心價值共識,需要透過工具理性來具體落實,而工具理性的核心目的是價值理性的實踐。這個雙面連結的具體成果不僅是對於一個絕對價值的肯認,更重要的是可以連結價值–知識–行動(政策與治理)三個面向,作為一個社會永續發展能夠具體落實的三根支柱。

從科技政策形成的角度來看,最好的模式是循民主過程,讓學術社群與相關利害關係人共同參與議題討論,經由對話溝通到理解,「由下而上(bottom-up)」凝聚「共識」以制定政策,有助於讓政策「由上到下(top-down)」具體落實。共識形成的關鍵在於整合社群、確立問題焦點與創造發展特色,使其能順利回到政策程序裡,且避免一開始就觸及單純的資源分配難題。透過「Co-Design(共同設計)」、「Co-Production(共同產出)」、「Co-Delivery(共同交付)」的「3C」運作模式,眾人共同找出問題解方,使政策的制定、推出到落實都能更為順利。

科技政策形成的文化開始擴散之後,科學家將不只關注自身研究領域面臨的重要問題,或是國際上重要的科學研究發展方向,更應走出自身熟悉的領域,與不同領域進行連結、溝通及互補合作。

臺灣永續棧(Taiwan Sustainability Hub, TSH)

科技部林敏聰政務次長過去在擔任自然司司長時,面對司內豐富且具挑戰性的永續學門推動工作,充分意識到一個不同於傳統學術研究、並結合知識實踐的「跨界協作」,應逐步成形。因此經由自然司與自然科學、生醫農、工程以及人文社會等不同領域的眾多學界朋友們共同努力,進行超過一年的密集討論與協作下,「臺灣永續棧(Taiwan Sustainability Hub, TSH)」於焉而生。TSH以跨界學術知識為基石,共同思考如何解決臺灣在永續發展領域「迫切」、「重大」、「待解決」的複雜議題。簡言之,TSH具有著強烈的問題導向,著重將知識轉為行動,讓學術研究不只期刊發表,而是能更進一步協助並達成社會責任實踐(Social Responsibility)。

TSH的中文名稱裡特別選用了「棧」這個字,主要是希望大家能在這裡坐下來聊聊,交換彼此的想法。TSH的成立,即是在面對永續價值實踐難題的挑戰下,嘗試翻轉僵化的學術界線,透過建立跨領域學術研究的知識與行動平台,來連結價值的實踐。以「永續」為核心價值,TSH希望透過不同的利害關係人 (stakeholders),包括學界、NGO、公部門及產業等角色對複雜問題的跨界解析,以共同協作的方式,形成整體性的政策解方,從中尋找永續轉型的路徑 (transition pathways towards sustainability)。科技部做為各領域學術基礎研究最主要的支持單位,應責無旁貸地連結各領域研究成果,擔負起落實「知識到行動」 (Knowledge to Action) 的艱困任務。

臺灣亟需一個知識、政策、治理與推動臺灣永續轉型的平台,這正是TSH被賦予的角色。而期許未來的TSH,不僅是做一個「翻轉」傳統學術運作模式的跨界協作實驗,同時也能密切地「連結實踐」,提供一條從知識走向行動、回應永續價值的轉型路徑—一種為體制內外協作的「知識公民運動」。

臺灣太空科學聯盟(Taiwan Space Union, TSU)

福衛7號於2019年發射升空,正式服役。當時進行事先準備工作及未來資料應用的考量過程中,國內部分專家們體悟到臺灣的衛星任務需要更整體的佈局,並考慮加強學術界在太空計畫中的聯結。

2019年4月,國內聚集了30多位長期關心衛星科學發展的學者們,在當時自然司林敏聰司長與太空中心林俊良主任共同主持下,進行了一場跨領域策略會議;隨後,在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林建宏教授、太空與電漿科學研究所陳炳志教授的積極協助下,於2020年1月辦理了首次「衛星科學工作坊」,有近200位的產、官、學者專家參與,是太空界跨領域研究與策略研討的盛會。舉辦工作坊之原義,乃希望能成立一個讓國家太空中心、各大學研究團隊等產官學研各方能夠順暢溝通的平臺,然而經由工作坊的熱烈參與及討論,加上工作坊後陸續召開的幾次討論會,一個新的文化、甚至組成聯盟的想法已逐漸萌芽。2020年11月,藉著在中央大學舉辦第二屆「衛星科學工作坊」的機會,「臺灣太空科學聯盟(Taiwan Space Union, TSU)」正式揭牌運作。

圖1. 在中央大學舉行的第二屆「衛星科學工作坊」。

科技研發需更有效回應社會關鍵問題,除投注資源於衛星製造外,衛星發射之資料應用須整合資源與力量,以展現衛星任務的重要性與優勢,並同時兼顧健全的產業發展。而臺灣長期發展太空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國家太空計畫發展多年,已有自主製造衛星之技術,並有立基於半導體產業、精密機械產業、金屬材料及加工技術之優勢,能在太空產業製造鏈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更彰顯出TSU之重要性。TSU的成立不僅讓科技部內跨司與跨領域學門、乃至跨政府部會能更有效且透明的對話,強化夥伴之間的合作關係,也能站在產業發展的角度,促使國內產業界的技術投入衛星任務,與專家學者一起研究評估、資源配置整合等系統工程,如此便能將不同技術與人才整合,打造更完善的太空產業製造鏈。

臺灣海洋聯盟(Taiwan Ocean Union, TOU)

聯合國將2021至2030年訂為「海洋科學永續發展十年」,致力於深化海洋科學知識和保護海洋健康,各國也在2021年的聯合國氣候變遷綱要公約(UNFCCC)締約國大會(COP26)共同呼籲各國應「加強海洋-氣候科學觀察、研究與分享」和「蒐集、管理、共享海洋科學資料,以促進對海洋-氣候交互作用之理解」(The Ocean For Climate Declaration)。在臺灣,為因應國際海洋環境保育、產業經濟、永續發展與法政教育等面向的挑戰,在科技部協助下,國內海洋學界於2021年10月發起推動成立「臺灣海洋聯盟 (Taiwan Ocean Union, TOU)」 。

圖2. 2021臺灣海洋聯盟大會於中山大學召開。

TOU做為我國海洋「知識創新」、「永續環境」、「行動支持」跨領域協作平台,期望藉由海洋科學研究衍生之海洋知識、資料,達到「可預測海洋(A predicted ocean)─有能力掌控與預測現在與未來之海洋」、「易近性海洋(An accessible ocean)─有公開使用與透明的資訊、數據及技術」及「參與式海洋(An inspiring and engaging ocean)─社群能了解並知曉海洋價值」等聯合國七大標準的理想海洋目標。

TOU以臺灣海洋大學為中心,串聯國內各相關學術與研究機構,並橫向鏈結海保署、漁業署等涉海單位,邀請海洋各領域的先進,依「海洋環境生態永續」、「海洋觀測技術」、「海洋工程技術」、「海洋資料庫與研究船」及「海洋法政及教育」等工作小組,就不同海洋關鍵議題提出跨學門、跨部門、實用且整合的解決方案或實務作法,持續凝聚專家學者意見。另一方面,TOU也從科學領域擴展至人文教育,強化了科研根基落實基礎研究的社會影響力,盼能提前布局我國海洋前瞻科學與關鍵技術,為我國海洋永續發展擘畫藍圖,提供具體實踐路徑,並持續建構自主永續的研發生態系,一同為臺灣海洋資源有效管理而努力。

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LTSER)

因應全球變遷對社會生態系統的衝擊,有必要以新的方式推動長期社會生態研究網。透過核心基礎設施的概念在各地建立長期社會生態系統研究站,建置基礎核心設施與監測,將能吸引更多學者、並槓桿更多資源,投入臺灣長期社會生態系統研究。此類長期監測資料不僅可以深入了解臺灣的人地互動,更能提供環境生態議題與治理堅實的知識基礎,幫助了解生態系統服務的特色以及脆弱性,以在面臨挑戰時提供堅實的科學資料供評估,於科學上或回應社會需求都有其必要性,有助引導社會邁向永續。

「長期社會生態核心觀測站(LTSER)」自2020年開始進行多次工作小組會議,並召集跨領域、跨部會學者專家進行研商諮詢會議。LTSER 從2021年開始試行「臺灣西部海岸濕地農漁社會生態系統監測」與「尋找森林-溪流-湖泊生態系的永續途徑」兩案計畫,彰顯兩類不同的臺灣社會-生態系統特色,即彰化芳苑沿海生態系與臺北坪林集水區森林生態系。透過這兩項計畫,反應當前已有與潛在社會需求/發展爭點對人文生態系統的影響及其反饋,並具跨部會現有資訊共享及蒐整功能。

促成對話,理解不同領域互補的重要,並且經由「參與式民主」形塑共識,此一組成聯盟的概念逐漸擴及更多學術領域。這不僅對國內科技政策的推動及精進,有很大的助益,跨界參與、合作的模式,也為臺灣學術研究及產業的發展注入活水。除了加深在地連結、實踐社會責任及永續發展外,未來藉著學術策略聯盟所產出的成果,相信亦會讓臺灣更能被世界所看見。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