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氣候變遷」還是「氣候危機」?不同詞彙可能影響環境議題參與度

by Yang-Kuang Chao
898 觀看次數

撰稿  /  楊渝惠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這幾年,劇烈的氣象變化無情地肆虐全球,除了臺灣在今年春天面臨了嚴重的旱災,地球另一端的澳洲、美國也有難以控制的森林大火。在氣象不斷惡化的情況下,政府、學者、媒體得鼓勵、提供有效資訊給民眾,才能齊心合作緩解天災。

然而,資訊傳遞仰賴文字,不同的措辭也會影響閱聽者的選擇。為了了解民眾對氣候資訊的反應,由洪立三教授帶領的臺灣師範大學團隊,在科技部的經費支持之下,針對「氣候變遷」及「氣候危機」兩個單詞進行測試,研究詞彙的使用是否影響大眾對環境議題的參與度,這個研究也被登在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單詞對認知的影響在心理學及社會學上被稱為「標籤效應」;而藉由計畫性地陳述及展示資訊,以從閱聽者身上獲得預期的反應,則是「框架效應」。這兩項理論為此研究的基礎。加上臺灣是全世界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之一,在期刊文章撰寫的當時,臺灣政府期望能在2050年減少50%的碳排放,因此明白臺灣民眾對溫室效應、氣候政策等有什麼樣的認知有其必要性。

研究團隊電話訪談了1,892名臺灣民眾,並依照性別、年紀、教育程度、文化世界觀等類別做區分。13道題目使用t檢定進行測驗。訪談時,問題的內容、順序不變,唯一改變的是「氣候危機」及「氣候變遷」詞彙的使用,受試者隨機獲得使用「氣候危機」或「氣候變遷」進行訪談的問卷,團隊將資料整理後再將兩種問卷獲得的數據進行比對。

有趣的是,研究結果顯示,整體而言,「氣候危機」和「氣候變遷」的詞彙抽換表面上對閱聽者的影響不大,但若細看受試者的性別或環境世界觀,則會發現明顯的差異。男性相對於女性,聽到「氣候危機」一詞時,較不願意討論或是針對氣候議題做出改變,這和先前研究指出,男性於負面框架中行動意願較低的結果吻合。相反地,女性聽到「氣候危機」一詞時,更有反應及行動意願。

環境世界觀的部分,階級論者及個人主義者對於「氣候危機」一詞相對抗拒,使用「氣候變遷」這樣較為溫和的詞彙時能增加他們的接受度。另一方面,西方研究裡,宿命論者一般給人較為悲觀的印象,且對自己無法掌握的事情漠不關心,但本研究結果顯示,問卷中出現「氣候危機」一詞時,竟能激發宿命論者的關切之情,一方面可能是因為「危機」兩字讓氣候變遷的嚴重性被突顯出來,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宿命論在東西方文化脈絡下有其差異,值得日後深入研究。

雖然從大方向來看,「氣候變遷」及「氣候危機」的文字替換並沒有對閱聽者產生太大的影響,但臺師大研究團隊的結果告訴我們,若要針對特定族群進行宣導、溝通,仍可適當地進行文字選擇,讓訊息能更有效地傳播。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