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自然司2021年新進人員聯合研討會報導 (2021/9/10)

by Yang-Kuang Chao
1275 觀看次數

一個新的學年即將開始,除了邁向求學新階段的學生以外,也是教學研究領域的新血正式進入學術職場的時間。為了讓新進教師儘早熟悉學術環境、掌握科技部各項研究資源,並促進來自不同領域背景的新進人員相互認識與交流,拓展合作機會,科技部自然司的四個學術領域在每年9月皆辦理了新進人員研討會,而科學推展中心(SPEC)成立後,統合四大領域的資源,於2021年9月10日首度承辦「科技部自然司2021年新進人員聯合研討會」。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首次聯合研討會僅能透過線上會議形式進行。即使如此,仍不減新進教師、研究人員「求知若渴」參與會議的熱情,會議上午的共同議程共有近200人同時在線上!自然司羅夢凡司長於開場致詞後,向與會者們說明了當前的科技部學術研究政策規劃、計畫撰寫及審查原則等各項措施。羅司長強調自然科學研究的核心價值與願景,在於「建構以永續發展為主的自然科學研究,研發出良好的生態系,再走向跨界(transdisciplinary)研究,進而解決重大問題、邁入永續社會。」而除了推動學術卓越外,人才培育及回應社會需求同樣是有賴與新進人員在各學門組織下,由下往上一同努力的目標。

近年臺灣的學術研究能量逐漸提升,但以論文數量多寡衡量價值的迷思、侷限於單一領域研究等現象仍存在。要讓研究具備真正的價值,應開拓視野、進行跨領域的深度合作,方能創造不凡的成果。SPEC的鄭原忠主任在會中接續分享了科學推展中心的使命,即提供領域內及跨領域研究所需的資源、軟硬體服務,促進基礎科學間的參與、連結與溝通,在學術社群更蓬勃發展之餘,亦將國內豐碩的學術研究成果傳播給社會大眾。

與會的新進人員對於未來的研究工作有著不少憧憬及好奇,因此透過綜合座談的機會,一同針對相關問題進行討論。如撰寫研究計畫書時,以提出特殊的研究觀點、方法、並說明競爭力及預計成果等面向著手,最為關鍵;結案報告的撰寫方向,也受到不少新進人員關注。另外,像是基礎研究核心設施的補助及預約、大型儀器的購置等設備問題,乃至延攬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程序、女性工作小組設置等人力與組織議題,皆曾在座談當中提及。

上午的共同議程過後,下午則分別由物理、化學、地球科學、數統四組各自同時進行交流及分享。各組除了說明領域中各學門研究資源,物理組還邀請到成大物理系劉明豪副教授、臺大凝態中心的張玉明研究員分享跨領域合作經驗;化學組則請中興大學的侯明宏教授做跨領域化學研究歷程經驗談,也請了臺大化學系徐丞志教授、成大化學系林弘萍教授分別帶來兩場化學在各層面應用的演講;地科組特別請到中央氣象局黃葳芃科長與蕭乃祺副主任、經濟部地調所盧詩丁主任、以及經濟部水利署張廣智副總工程司等官方機構來進行業務分享,期盼增加官學兩界合作空間;數統組則由陽明交大應數系黃信元教授、臺大數學系蔡忠潤教授、逢甲統計系王婉倫教授、中研院統計所黃彥棕研究員等人進行經驗的傳承。如此多元及紮實的會議安排,可說是新進人員汲取師長先進們過往經驗的絕佳時機。

「資訊掌握」及「促進交流」是此次會議的主要宗旨,期許甫踏入學術職場的新進人才得以茁壯,進一步豐厚學術中堅實力,追求頂尖。透過縱向的經驗分享、傳承,及橫向的跨域連結,相信更能建構永續的學術生態,以回應並落實「我們的科學,我們的永續社會!」的2030臺灣科技願景。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