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23】研究,是在收放自如中間,發現存活之道─專訪張馨文

by Yang-Kuang Chao
84 觀看次數

採訪 ‧ 撰稿  /  鄭凱菱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冬末初春的午後,四分溪畔蓊蓊鬱鬱,花草樹木早已甦醒,彷彿未曾經歷過冬季。從中研院大門進入,過了橋便是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張馨文教授的研究室就位於這裡──她是〈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的得主,研究專長為生物統計學,但大學讀的卻是金融?相去甚遠的兩個領域,在大學修統計課時偶然產生了交會點,如一陣突如其來的春風,將她吹向一條完全不同的道路。

十年中研院,四分溪旁的沉思

張馨文教授來到中研院已有 10 年光陰,研究的一直是生物統計學領域。她的研究室在環境變遷大樓內,正巧位於南港四分溪的隔壁,訪談中她不經意分享道:「我下班後喜歡沿著四分溪畔散步。」但教授的散步當然不會只是散步而已,身體的移動往往能牽引好奇的人大開腦洞。

如蘋果創辦人賈伯斯所說:「一邊走路一邊思考,就是在發明東西。」從古至今,許多思想家、創作者與學者,都有條專屬自己的小徑,引領他們越走越專注、越走越深入;最終得以發現奇妙的答案,解開困擾自己許久的謎團。張教授也是這樣的幸運兒之一。

她分享自己曾在某次散步的過程中,意外地解決了一個困擾她很久的研究題目,並以超過她想像的速度完成了論文。「就突然想到了」、「就是想到了」一連說了兩次的「想到」,即便事隔多年,此刻還隔著口罩,也能感受到教授對於那一晚把問題走通的興奮。

回想起心動念,舊題目開出新觀點

完成的那篇論文,是她 2019 年發表在《Annals of Statistics》的〈Nonparametric testing for multiple survival functions with non-inferiority margins〉,內容主要在研究非劣性臨床試驗上面的多組存活資料 ,可以比一般的臨床試驗,能發現更多有效的新治療方法和疫苗。這個題目是張教授博士論文的延伸 問題,但當初在博士論文中只有處理兩組治療方法和 疫苗,且沒有考量非劣性。

回國後加入中研院,一切重新開始,張教授也從頭思考自己的研究,「接下來要往哪裡走?」當問題被拋出來那刻,其實就已踏上和答案相遇的起點。她偶然跟前輩老師聊到自己的現況,對方給她的建議是:「不管走什麼方向,千萬不要把自己論文的大方向放掉。」這段話出現地如此剛好,張教授因而決定挑戰博士論文的延伸問題,也才有了後來在四分溪畔的靈光綻放。

生物統計學,從數據中萃取醫學的解答

張教授的專長是以統計方法分析生物醫學的相關資料,聽起來略為抽象?不妨可以將她想成生物醫學界的數據分析師。無論是臨床試驗產生的資料,或是現在越來越普遍的穿戴型裝置所產生的函數資料,經過適當的統計分析之後,都可以從中獲得對人類有益的訊息。因此張教授所做的研究可說是非常實際,並非單純理論派,而是從真實資料出發,從統計方法中發展出可改善現況的新解答。

在她的研究成果中,經常可看到「存活分析」此名詞;所謂的存活分析,分析的資料是「時間」。「之所以叫存活分析,是因為早期研究的通常是人們存活時間的長短。」張教授解釋。那麼來到現在,存活分析通常用於何處呢?其實跟你我有直接相關。「很多新冠的臨床試驗就是用存活分析在做的。」張教授補充,大數據時代下,在人們看不見的地方,統計學其實影響著生活的方方面面。

穿戴式科技,生物統計學的新座標

2022 年的時候,張教授亦完成了一篇與大數據科技相關的論文,也是她研究生涯中的代表作。她發表在英國的學術期刊《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Series B》上,名為〈Empirical likelihood‐based inference for functional means with application to wearable device data〉,研究內容主要針對穿戴式裝置蒐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藉由張教授提出的統計方法,將能夠更有效地取得這些函數資料的集中趨勢。

2019 和 2022 年所完成的兩篇論文,對張教授來說都有特殊的意義,前者是和其論文方向相關的題目;後者則是她一直想走走看的新方向。不過回溯當年博士班選題,函數型資料分析其實才是她的優先考量,卻因為某些原因受限,一直是她心裡的一抹遺憾。可說 2022 年的研究成果,倒也算是圓了當年的夢。

做研究如探秘,期待解開大問題

成天面對數據資料,從局外人的角度來看,怎能不無聊?張教授這麼說:「我對那些很深的問題一直抱持著很大的興趣。」只見她眼裡突然迸出充滿好奇的光芒,語速也因期待而加快。對她來說,統計學表面上是在解決一個已發生的實際問題,但事實上卻能解決隱藏在背後,更深的那些理論問題。

「我希望可以慢慢地跟我感興趣的那些大問題靠近,如果某一天,我終於能知道為什麼其中一件事會是這樣子的,我猜我應該會很高興。」教授的這番話,彷彿所有尚未獲得解答的問題,在她心裡都像是孩子的玩具。她並不急著破解、獲得回應,而是享受著投入其中的過程。

學會收放自如,研究之路加速前進

但做研究除了投入,有時也需要抽離。「我是過度投入自我在研究中的人,所以要提醒自己,有的時候必須把自我抽離。」張教授分享道。她一直把數學家 Pólya的一段話視為自己的研究信念──『如果你沒有辦法解決一個問題的話,那代表有一個更簡單的問題,你還沒有辦法解,那你現在要做的事情是找到那個更簡單的問題。』因此每當遇見阻礙,總選擇更投入、去突破難關;隨著研究之路持續拓展,卻也同時發現,有時候太過投入自我,反而會阻礙研究的前進。

後來,她知道做研究一事,偶爾得練習:把自己放在另一個位置上去看正在發生的事,特別是在「面對他人指教」的時候。對教授來說,自己的文章,就是自己心愛的物事。心愛的人事物若被批評,無論他人的出發點為何,難免會有情緒波動產生。此時若能抽離自我,想像這篇文章是別人所寫,而自己只是協助修正,便能相對客觀有效率地調整。作為一個研究學者,投入和專注已是慣性,但如同古人云:「當局者迷」,在研究路上走了超過十年的張教授,無我的境界是另一種必須。相信這份收放自如的能力將會帶給她更多動能,靠近渴望解開的那些謎底。

作為一個研究學者,投入和專注已是慣性,但如同古人云:「當局者迷」,在研究路上走了超過十年的張教授,無我的境界是另一種必須。相信這份收放自如的能力將會帶給她更多動能,靠近渴望解開的那些謎底。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