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以臺灣癌症共病指數(TCCI)探討對癌症生存率的影響

by Yang-Kuang Chao
412 觀看次數

撰稿  /  鄭淳澧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圖 1. 各年度診斷後的癌症康復者人數

由於臺灣的癌症發病率增加以及人口老化,我們需要積極研究各種因素對患者生存率的影響,以求更精確的預後(Prognosis),所謂預後是指根據患者當前狀況來推估將來治療後可能的結果。然而對癌症患者來說,是否有共病症(Comorbidities)除了影響選擇治療的方法,也影響著治療效果,共病症指的是患病時已經存在的其他病症,雖不一定有因果關係,卻是關鍵策略,為此,中原大學應用數學系簡立欣助理教授參與的研究團隊建立了臺灣癌症共病指數(Taiwan cancer comorbidity index,TCCI),藉 TCCI 來衡量癌症患者共病症對非癌症原因死亡的影響程度,並將 TCCI 分成三個類別:無共病症(0)、輕微或中度(1)、重度(2),以探討不同共病程度對癌症死因的影響。

以臺灣的健保檔(NHIRD)、癌症登記檔(TCR,2004 – 2014 年間,患者年齡介於 15 – 94歲)、死因檔(TCOD)等資料庫進行大數據串聯,利用標準的統計學習方法建立共病症與非癌症死因的相關性模型(Cox’s regression model),進一步得到臺灣癌症共病指數(TCCI),最後在五種常見的癌症(五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肺癌、口腔癌中,藉由癌症腫瘤發展的不同階段,局部(localized,未擴散)、區域(regional,擴散至細胞組織、淋巴結或器官)、遠端(distant,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分析其存活率。

研究團隊考慮模型在解釋上的合理性,亦即共病的出現會增加非癌症死亡的機率(模型係數 >0),其中一個選模標準為剔除係數為負的共病症變數,這使得模型在驗證集(Validation set)中預測力(AUC)有好的表現,因此被選為最終模型。

表.1 五癌訓練集上的刪除模型(Negative Deleted Model) Main18 & 11.ND 的危險指數和係數。† 表示這些系數至少為0.66。

原先研究團隊考慮的 18 種共病症(Main18),選出五癌中最常見的 11 種共病症建立交乘項(11),排除影響力不顯著的交乘項,以及三種係數為負的共病症(Mild LD, Ulcer, HTC),最終模型共病症一共 15 種:急性心肌梗塞(AMI)、陳舊性心肌梗塞(Old MI)、充血性心臟衰竭(CHF)、週邊血管疾病(PVD) 、心血管疾病(CVD)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失智症(Dementia)、癱瘓(Paralysis)、糖尿病無併發症(DM W/O CC)、糖尿病有併發症(DM W CC)、慢性腎衰竭(CRF)、中度至重度肝病(MS LD)、風濕病(RD)、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AIDS)、高血壓無併發症(HT UC)。

從圖 1. 可以看出 2004 年( 29953 人)到 2014(115021 人)的增加,這表示精準的預後相當重要。

圖 2. 男性肝癌患者,五年內的存活率變化。

我們可以看到圖 2.中,TCCI 為 1 的男性局部肝癌患者的存活率優於 TCCI 為 0 的存活率,這可能是與 2003 年的 NHI(全民健康保險)政策有關,該政策補助了慢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的抗病毒藥物,以減少患者的負擔。

圖 3. (1) 男性肺癌患者、(2) 男性口腔癌患者,五年內的存活率變化。* / + 分別用來表示患者人數少於 100 及少於 50。

再由圖 3. (1)及(2),我們可以了解到患有肝癌和肺癌的患者中,他們的共病症對死亡的影響較小,並且在有足夠的患者時,口腔癌患者的預後優於患有肝癌和肺癌的患者。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癌症期別,是預後效果的預測因子,而年紀較大或共病較嚴重的族群死亡率增加,癌症並非主因。這表示共病症與非癌症死亡可能是正相關,且五癌中除肝癌、肺癌,其餘皆與共病症相關,但與美國相比,死於乳癌、大腸直腸癌和男性肺癌的比例較高,共病症的死因影響較低,另外在美國,共病症的排序也有所不同。

雖然以 TCCI 可用來評估共病症的影響,卻也有其侷限,例如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出共病症的嚴重性。未來建議由共病治療專家及癌症治療專家會診,透過 TCCI 提高更精準的預後,為患者、臨床醫師提供治療的方案,並幫助政策制定者進行資源規劃。此研究也提供未來相關研究方向,以期讓癌症患者獲得更良好的照護。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