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14】與太空接軌的冒險王 林映岑永不輕言放棄前進

by Yang-Kuang Chao
1766 觀看次數

採訪 ‧ 撰稿  /  許凱婷 (科學推展中心特約編輯)

「我不是喜歡回頭的人!」這似乎代表中央大學太空科學與工程學系助理教授林映岑的人生寫照。笑稱自己不是世人眼中的資優生,所以身段放的軟,也不會錯失任何可以嘗試的機會。這一路走來,就像做實驗一樣,一旦提出質疑後,不管事情有多難,她總會竭盡全力達成目標,這樣的堅持,讓她從電機系一路走到太空夢的世界,更成為全台第一個在南極工作超過一年的女科學家

在靜謐無聲的極地裡,追逐著與太空接軌。因為一個契機,她擁有與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博多分校合作到南極的機會,當時已接獲中央大學聘書,卡在要勇敢踏進南極探險,或選擇穩定生活的教職缺,還好中央大學體諒,願意等她一年時間,也蘊養了更為寬廣的人生觀,這些養份讓她能自由地開拓學子的視野。

當時在南極負責是運用光學雷達,探測鐵和鈉原子在高層大氣的密度、分布,藉由中性沒有電離的大氣層變化,以觀測太空動態。她笑稱大家以為她是光學專家,其實在這之前她惡補了許多相關知識,尤其南極的兩套設備都是專屬於極地,常常都要抱著艱澀的操作手冊反覆查閱,在永夜的時刻,她更會反覆的在腦海模擬演練,好完美的達成目標。

林映岑在與世隔絕的南極待了54個星期,在周圍只有企鵝相伴的冷冽環境中,她遇到許多「怪咖」,這些被稱之為怪咖的極地工作者,都擁有自由而不安定的靈魂,常常帶著兩咖皮箱就可以移動到全世界,他們不被世俗的成家立業框定在某個地域內,這些經歷讓她迎來了人生最強烈的一場風暴,檢視自己人生後,她回國後就剪了一頭俐落短髮,更加決定要勇敢「做自己」。

不怕嘗試走錯路 從電機系一路走向太空世界

提起小時候因為閱讀了《小百科》而燃起對天文的興趣,直到在高雄女中遇到生命中的貴人–地球科學學科中心的蔡靜誼老師,讓她對研究方法與態度紮下最好的基礎,蔡老師一句「不一定要把自己最喜歡的事情當成工作」,也讓她優先選擇了交大電機系,但一路走來,她強調「自己想要什麼,就要勇敢去追求,千萬不要因為害怕而裹足不前」,就是這份執著讓她一路走到原本的太空夢。

林映岑專長是衛星通訊,聊到現在正在進行的研究,大部分都是帶著學生一起進行,她提到有運用數值模型模擬太空環境,或是藉由現場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進行軟體定義無線電的開發。她與團隊開發出的MSDR將一般的SDR平台變更小,也更適合於太空環境生存,好放置在立方衛星上實踐訊號收發。另個則是國科會的計畫,目前專攻機器學習也就是人工智慧,分成兩大區塊,一部分與太空天氣相關,好校正GPS定位;另一部分是因為地面環境會影響接收訊號品質,所以要模擬路徑訊號,以應用到模擬GPS訊號,透過模擬將訊號複雜化,讓接收器接收,並利用機器學習辨識地形造成定位的影響,這些研究也貫徹著她一路以來的心路歷程。

問起身為女性科學家的她,是否有遇到不友善的環境?她笑著表示,因為是理工科背景,周圍其實都是男性,並未感受到有所謂不同的對待,但坦言這是幸也是不幸,因為她無法代表女性學者去回答這個問題,也憂慮是否沒注意到女性學者可能會面臨的問題。而她在美國的女性科學家研討會上,則是聽到一些前輩,因為家庭生活而無法兼顧研究,甚至就連研討會都可能無法參與,這些相關議題其實都需要去推廣,她強調「弱勢容易被忽視」,也希望藉由探討這些議題或是差異性,讓大家能重視各個族群的需求,也希望自己能成為弱勢團體的盟友。

她鼓勵想成為科學家的人,要多去參加國外研討會或是參與國科會的計畫,尤其現在是跨領域的時代,要多去嘗試各方面的可能性,尤其在遇到想要了解的議題或是新技術,要積極大膽且厚臉皮的去追尋答案,這也是她一直以來的初衷,「堅持自己的信念!」她也希望能培養出對太空有熱忱的新血,多培養一些「瘋狂的人」,讓學界能迎來更蓬勃的發展。

「幹得好!林西西。」話終,她忍不住靦腆笑稱「這樣說是不是太自大?」指著研究室的牆壁,強調「這面牆都是我親手漆的」,微翹的嘴角和自信的神情,讓全台第一位在南極工作的她,顯得十分耀眼。猶如初春草地萌發青芽的青綠色牆壁,象徵著春天的希望,映襯著她眼裡的光芒,南極行讓她的生命儼然擁有了「死而無憾」的資格,也讓人更加期待她下一場的「奇幻之旅」。

你可能也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