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攻頂計畫年度交流與研討會報導 (2021/4/23-24)

by Yang-Kuang Chao
1416 觀看次數

科技部為強化國內的前瞻研究,並且培養具國際頂尖研究實力之人才,推動了學術攻頂研究計畫。「攻頂」需要結合眾人的努力,科學研究跨領域的互動與合作,即成為現今全球化的多元內涵與挑戰下,不可避免的發展趨勢!因此科技部規劃辦理了首次的「學術攻頂計畫年度交流與研討會」,於2021年4月23日及24日兩天,在淡水將捷金鬱金香酒店登場。

這次活動計有「生命科學」、「數學及自然科學」、「工程及應用科學」、「社會科學」等領域共13個學術攻頂計畫團隊進行報告,此外還包含相關領域學者、科技部各層級人員、並邀請多位中研院院士參與交流。科技部林敏聰政務次長開場致詞時,點出了從成果發表中找出連結、交流及共享的重要性。與會的學術攻頂計畫團隊在計畫主持人帶領下,透過口頭發表及壁報展示之方式進行成果分享,同時也把握難得的機會,與其他團隊彼此交流切磋。

兩天的口頭發表,由各計畫主持人親自上陣。首先分享團隊豐碩成果的,為甫獲頒國家講座主持人的中研院院士、清華大學腦科學研究中心江安世教授,其團隊透過果蠅全腦神經結構網絡圖譜的繪製,來理解腦部之運作及訊息動態變化。同樣研究神經機制的,還有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阮啟弘教授所領導的團隊,運用「全息頻譜分析法」(HHSA)釐清人類視覺系統的非線性特徵與處理特質,以試圖建構認知控制的腦神經活動機制,為神經相關疾病提供更好、更精確的治療方式。

解析完交織細密的大腦神經,人體疾病的治療同樣值得關注,來自中研院的幾個團隊在其他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研究上,也有所斬獲。生化所的陳瑞華特聘研究員經由了蛋白質泛素化研究,瞭解細胞自噬、蛋白品管、如脂肪肝等代謝相關肝臟疾病的細胞命運和生理功能。原分所的王玉麟特聘研究員則是將「表面增強拉曼散射光譜」(SERS)運用在細菌學上,能快速鑑定細菌並對症下藥。基因體研究中心洪上程特聘研究員的團隊,觀察細胞表面醣體如何與病毒、細菌等外來物質作用,其成果則有助於未來的藥物開發、抓取癌症訊號等工作。

往外拓及到自然科學研究,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余怡德教授聚焦於飛行量子位元之製造與操控,期望實現更快速且安全的量子通訊。陽明交通大學應用化學系李遠鵬教授團隊則跨足了化學及地球科學,分別就大氣化學與天文化學的關鍵分子進行研究,做為往後發展更尖端技術的基礎。第一天的發表活動後,第二天也有中研院地球科學所的鍾孫霖特聘研究員,更率團隊遠從西藏開始,以地球化學視角一步步解析亞洲造山演化與大陸板塊構造。

同樣於第二天登場的工程及應用科學計畫,包括了臺灣大學凝態科學研究中心的林麗瓊特聘研究員,其團隊將光催化二氧化碳產生的碳氫化合物燃料做人工光合作用,開發更完善的二維奈米材料。臺灣大學化學系的周必泰教授則從光物理化學的分子組裝基礎改良,製造出亮度比以往更高的顯示器材料。臺灣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黃炳照教授團隊則由控制不同電解質中金屬的溶解與沉積,精進高性能金屬電池的開發。而遠從日本而來的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北森武彥講座教授,其背後由清華大學、東京大學及隆德大學所組成的跨國際學術研究團隊,已逐步建置一套解決單細胞蛋白質研究挑戰的系統,以有效對抗腫瘤異質性的發生。

唯一來自社會科學領域的是中研院院士、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朱雲漢教授,所率領的學術攻頂計畫團隊。團隊中擁有「亞洲民主動態調查」(ABS)和「全球民主動態調查」(GBS)兩個由臺灣主導區域及全球所執行的項目,測量人們對政治價值、民主和治理等議題的公眾意見。尤其在當前COVID-19正為民主政治帶來可能的危機下,此一調查研究的重要性更不容忽視。

活動首日晚間的壁報展示交流,所有團隊的成員們也透過面對面的解說、討論,交換意見,氣氛熱絡。兩天一夜的活動,讓臺灣各領域頂尖的學術計畫團隊能夠針對不同領域的問題,一同腦力激盪,尋找彼此間的連結,以形塑一個更大的、跨領域的共識,林政務次長認為這相當難能可貴!次長進一步指出,一個好的政策、策略必定經過由下而上討論與合作的機制來形成。期待藉著這樣的跨域對話,在深化研究能量之外,更讓外部資源得以順利挹注,達到學術「攻頂」的目標,且增加臺灣的國際競爭力。

你可能也想知道